四层高的张江管委会大楼,仅设5个部门,在编人员仅23人。
张江,有22个分园,22种个性。把体制外的资源引入这里,借助市场化能力和专业服务,22个园区拧成一股绳。
“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上海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曹振全认为,微型管委会要想统筹大体量的张江,不能靠“管”,得靠“服务”。
以大气魄谋篇布局,上海量子通信产业园、太赫兹技术产品中试基地、胶囊内镜机器人试生产线,这些“高大上”的尖端项目,在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不过是综合生态体系的一角。
200万名从业人员和上海80%以上的高端人才汇集于此;世界500强企业占比达全国1/3;700余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在此落户;拥有7万余家科技型和创新型企业、1400余个研发机构、44所高校。张江示范区已经成为我国创新资源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不断发挥集聚、示范、引领、辐射的作用,这里恰似一片“创新森林”,引领着22个分园和124个园中园,并成就出一个崭新的模式。
一批争议多、风险大的尖端产业发展壮大
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高等院校,建设张江国家综合科学中心翘首在望,为张江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搭载了“内核”。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未来几年的投入,把张江光子科学中心的性能指标提升到全球第一。”中科院相关专家表示。
一批别人不敢做、做不了、又极具前瞻性的高尖端产业正在张江遍地开花。量子通信、干细胞、医疗大数据等一批先导产业,一度广受争议。有不少人认为,这些技术太前沿、风险太大,还处于技术研究和理论探索阶段。
对此,曹振全表示,“我们认为,量子通信技术方向好、应用前景好、团队也不错。在这方面,我们胆子很大,第一个吃了螃蟹。”
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布局量子通信产业。曾经被认为会“打水漂”的量子通信,成了迄今为止唯一被严格证明绝对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京沪干线”和“量子科学卫星”等国家重大项目备受瞩目,中国将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量子通信的国家。
干细胞治疗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一片空白。张江高新区与东方医院共建的干细胞转化医学产业基地项目,2014年获1.05亿元政府资金资助,先人一步,探路“无灯区”。目前,这里已完成32例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临床研究,4例干细胞治疗心衰临床研究,成功实现超车,占领了干细胞领域高地。
张江现已形成生物医药、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等9大产业集群。2015年,张江示范区总收入3.58万亿元,出口创汇643.71亿美元,实缴税费2431.54亿元,净利润2013.15亿元。
争议多、风险大的高尖端产业,纷纷落脚,发展壮大,张江凭什么?
打破传统思维束缚把一盘散棋下活、下强
在用黄、橙、蓝、绿等颜色集装箱拼叠搭建而成的创客办公室里,年轻的创业者正享受着新颖个性的办公形式以及全周期的服务。
成立至今的一年半的时间里,“创客加”已经建成并启用了10个栈点。从2015年起,张江园区内的旧厂房、旧仓库悄然变身,成为集创客席位、企业孵化、科技融资等功能于一体的创客基地。
张江推出独具特色的“嵌入式”众创空间布局,在特色产业基地里建立创客空间,使创业者能够和产业领域相结合。
据张江高新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已有98个由体制外单位承担、具有市场化运作、专业服务能力的试点平台,为园区内5万多家企业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张江还积极开展人才服务、人才培养产学研联合实验室、科技融资、知识产权、企业信用管理等8项公共服务试点平台工作。其中科技融资服务试点平台已全覆盖22个分园,惠及企业3.2万家,以3.7亿元贷款贴息专项资金,撬动社会资金370亿元。
为弥补科技金融短板,张江管委会正在筹备设立民营张江银行,目前已初步敲定8名发起人。民营张江银行主打科技金融服务,探索“投贷联动”和“投贷保联动”为主要业务模式。
打破传统的思维观念和制度设计,量体裁衣定政策,张江探索着将一盘散棋下活、下强。在张江,外籍专家和留学生人数高达4.5万人,出入境成了这些海外人才最头疼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服务和管理海外人才,张江建立了与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的定点联系合作机制,在各园区增设出入境办证服务点,推进了“人才20条”政策落地。
自贸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大战略有约65平方公里的叠加区域,“双自”园区的叠加是张江推进各项制度创新的特有优势。去年,上海出台“双自联动”18条,政策叠加,给张江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的同时,也将带来在生物医药特殊材料通关、集成电路保税试点等制度试点方面的更大挑战和重大突破。
市场机制如活水,给张江示范区建设带来了生机,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有好的森林,鸟才会进来”,开放创新让科技创业者“沐浴”更多“阳光”,促进、催化着巨无霸企业的产生,构建着一个创新动力的引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