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06日 星期六
迷影西雅图
文·李 宁

■行吟泽畔

    在美国城市中,地处西海岸的西雅图似乎天生自带文艺属性。咖啡、海鸥、丰盛的雨水与漫长的海岸线,让西雅图频繁成为电影里的浪漫之都。从《西雅图夜未眠》到《北京遇上西雅图》,人们喜欢在电影中描述它、观看它和想象它。但除却电影所赋予的这层文艺光晕,人们似乎对于这座城市中蔚然大观的迷影文化所知甚少。

    每年5月下旬,是西雅图结束漫长雨季的时节,也是西雅图国际电影节开幕的时间。创立于1976年的西雅图国际电影节是这座城市一年一度最为熙攘的电影盛筵。今年第一次亲身体验西雅图电影节,其氛围多少让我有些出乎意料。开幕式上,除却开幕影片《咖啡公社》自带伍迪·艾伦的耀眼光环之外,没有明星,没有红地毯与闪光灯,有的是回归影像的纯粹。与每年大抵同时亮相的光鲜亮丽的戛纳电影节相比,朴素得不免有些寒酸落魄。

    虽然顶着“国际”之名,但西雅图电影节的“国际”追求的并非明星阵容的国际化,而是影像作品的国际化。在为期三周的时间里,坐落于城市不同角落的多家影院会陆续上映来自80余个国家的几百部电影新作。除却少量经典影片之外,绝大多数都是当年新鲜出炉的作品,显然有别于其他电影节惯于展映影史经典的做法。这些作品虽或成熟或稚拙、或商业或先锋,水平不一且风格迥异,却彰显出电影节多元开放的国际视野。尤其是占据片单很大分量的酷儿电影与女性主义电影,更体现出西雅图电影节开放包容的人文关怀。

    在西雅图电影节看电影,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开场前的一个小细节。每场电影放映前,按惯例都会有主办方现身致一段开场白。开场白中必不可少的一句话便是“感谢我们的电影节会员”,每到此时,台下观众便纷纷以掌声或哨声作为一种不乏自豪的回应。这是西雅图电影节的独特魅力所在:支撑其发展至今的,是数量多达几千名的忠实的本地会员。对于他们而言,一年一度的电影节如同一次次充满归属感的其乐融融的社区聚会。他们通过电影节建构着这座城市的文化身份,也寻求着自我的身份认同。

    感受这些西方观众对于中国电影或亚洲电影的审美口味,是笔者在西雅图观影的乐趣所在。在今年的西雅图电影节中,有贾樟柯的《山河故人》、张扬的《冈仁波齐》、银河映像的《树大招风》、徐浩峰的《师父》等多部华语电影现身。其中反响最为热烈的,莫过于以藏民生活为题材的《冈仁波齐》。影片的记录剧情片手法,为怀有政治与宗教猎奇心理的西方受众呈现了一个真实可感的西藏。而当导演张扬在映后现身交流时,也赢得了全场长达半分钟的掌声,这也是笔者在本届电影节里听到过的最持久的掌声。

    与张扬相比,风靡亚洲多年的岩井俊二所遭受的门庭冷落就不免令人有几分唏嘘。或许因为他舒缓隽永的青春影像并不合西方受众的趣味,因而当他携新片《瑞普·凡·温克尔的新娘》现身时,上座率只有大约可怜的三分之一。而最感意外的是中国无声电影《大路》的放映,放映时不仅有电影学者进行引介,更有专业的现场配乐与对白翻译,几乎座无虚席的场面出乎了我们的意料。

    西雅图国际电影节只是西雅图迷影文化最显著的代表之一。除此之外,这座文艺气息浓郁的城市中还隐藏着诸如西北电影论坛、西雅图电影俱乐部等形形色色有关电影的活动与组织。它们与电影节一起,熏染出了西雅图的浓郁电影文化氛围,也描画出了西雅图纵横密集的迷影地形图。例如前段时间炙手可热的电影《路边野餐》,就在这里的西北电影论坛进行了小规模放映。这是一次奇特的观影体验,屏幕小得令人发指,房间狭小到只能容得下十余名观众,隔音效果也差到能够清晰地听到外面的淅沥雨声。然而这种类似观看地下电影的观影体验,却营造了一种全然有别于商业影院的迷影氛围。于我而言,印象中在西雅图环境最好的观影活动,当属在联合湖的湖畔公园举办的一次露天电影展映。在夏夜与清风中,男女老少席地而坐,大屏幕背后是船只穿梭的湖面,再远处则是西雅图市区华灯闪烁的迷人夜色。已经渗透到这座城市日常生活中的迷影文化,在那个时刻显得如此清晰动人。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