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26日 星期二
铸盾砺剑 制胜战场
——西北某基地研究员陈德明用创新助推强军兴军纪实(下)
本报记者 张 强 通讯员 梁景创 许京木

    驻足西北某基地历史展览馆,“大漠雄风”四个大字遒劲有力。这里是“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发祥地,曾发射过我国第一枚国产地地导弹,也曾把我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成功送抵太平洋……

    历史缩影,见证着大漠靶场军人强军兴军的使命担当。冲锋在导弹武器试验技术路上的陈德明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之一。

    “创造了导弹武器试验鉴定的奇迹”

    “我们的使命就是在战争爆发前,为国家铸造好‘撒手锏’武器。”面对记者,陈德明目光如炬。

    上世纪90年代,作为军事斗争准备的“撒手锏”武器,某型导弹进入定型试验阶段,急需装备部队。要完成该类导弹的鉴定定型,通常需要进行9次成功试验,但当时,基地只有4枚试验弹,而且导弹发射阵地与效应靶场之间的距离远远小于导弹射程——这就好比让人在手枪射击场考核鉴定狙击步枪的远距离射击精度,再好的枪手也要犯难。一些专家认为,“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当时只有30岁的陈德明,担起了这个超常任务,成为试验方法研究组组长。连续几个月,陈德明几乎没睡过一个踏实觉。经过不断改进不同射程之间射击偏差的折算方法,他终于利用特殊的射击偏差折算方法和命中精度评估方法,准确评定了导弹命中精度指标。这一重大技术突破,保证了该型导弹第一时间完成试验、装备部队,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量。

    10年后,基地新建了满足导弹射程要求的效应靶场。该型导弹又先后进行了数十次试验、训练和演习飞行。统计结果表明:当初的导弹估算结果与实射数据高度吻合。一位老专家不禁赞叹:“你们创造了导弹武器试验鉴定的奇迹!”

    “给我一周时间,保证拿出结果”

    那年仲夏,某型战略导弹飞行试验失利,弹头出现故障后解体,远远飞离预定目标区。这是该型导弹的一次重要试验,对装备部队起着决定性作用。倘若找不到弹头,就无法分析故障原因,同时也会给保密工作带来极大隐患。

    由于故障特殊、飞行过程复杂,弹头落点确定存在着很大的技术难题。多位专家先后给出了几十个残骸落点坐标,分布范围达上万平方公里。基地每天组织部队进行拉网式搜索。七八月份的戈壁滩,白天地表最高温超过60℃。官兵们冒着生命危险找了两个半月,毫无收获,搜索陷入僵局。

    陈德明主动请战。在听取相关单位的计算报告后,他意识到以往计算可能出现方向性错误,沉默许久的他一字一顿地说:“给我一周时间,保证拿出结果。”

    陈德明迅速组成攻关小组,经过7天7夜的反复建模验证,发现了解体故障模式下弹头的特殊运动规律,最终把落点定位在东西5公里、南北3公里的区域内。很快,搜索一线传来消息:弹头残骸实际落点距离他给出的区域中心点东西仅1.3公里、南北仅0.1公里!

    称赞声传来,他却平静地说:“我做过无数次研究,心里有底。”

    投身大漠靶场26个春秋,陈德明始终不懈地研究着导弹定轨预报技术。在他的大脑中,印记着成千上万的测试数据、密密麻麻的飞行曲线、精确无误的落点方位……

    “踏上这片热土,我就从未想过离开”

    陈德明的世界里,没有“名利”二字。

    2002年,他被提拔为技术室主任,在随后的几年中,他带领全室人员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而且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单位。正当事业发展一帆风顺的时候,陈德明却突然申请“退位让贤”,卸下了主任职务。他要的就是从繁琐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潜心技术研究。

    陈德明深知,人才是事业发展之基。2011年,他领衔成立了以研究导弹新技术为主的创新团队。如今,这个团队成立不到6年就完成20多个科研课题,获得19项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13项授权专利,涌现出徐春光、马兴义等多名在导弹武器试验领域堪当重任的领军人才。在他们的示范下,基地已有28个创新团队应运而生,活跃在科研试验和作战训练一线。

    名气越来越大,多家军内外科研院所发出多次邀请,但都被他一一谢绝。

    陈德明说:“作为‘两弹一星’精神传人,我的价值在大漠、在靶场,这里有我施展才华的舞台,这里有我的梦想和追求。踏上这片热土,我就从未想过离开!”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