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2日 星期二
我国利用风云卫星资料用户超2500家

    科技日报讯 (记者游雪晴)近日,中国气象局与国防科工局联合召开研讨会,探讨2021—2040年我国下一代风云气象卫星的发展。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中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历经40多年的发展,已成功发射了14颗气象卫星,其中7颗卫星在轨运行,实现了极轨气象卫星升级换代和上、下午星组网观测,形成了静止气象卫星“多星在轨、统筹运行、互为备份、适时加密”的业务运行格局。

    郑国光介绍,风云二号卫星已经可以提供最高每25分钟一次全地球圆盘观测、每6分钟一次区域观测;风云三号卫星可每天对地球同一区域进行4次三维立体观测,光谱范围从可见光、红外覆盖到紫外和微波;卫星定标、定位和反演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卫星资料实现了从定性到定量应用的转变,在数值模式同化资料中占比达到了54%。

    风云卫星在多个行业和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基础遥感资料和产品支撑。目前国内接收与利用风云卫星资料的用户已超过2500家,为气象、海洋、农业、林业、水利、交通、航空、航天、环保和军事等领域提供了大量科学数据,支持了78个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为我国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