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2日 星期二
洪峰袭来,他们冲锋一线
——武警湖北总队荆门支队抢险救援侧记

■我在第一现场

    □ 王 帅 李龙昌

    累计出动兵力240余人次,加固堤坝10余处,驾驶冲锋舟解救受困群众30余人,转移受灾群众300余人,挽救群众财产近百万……截至7月11日上午8时,武警湖北总队荆门支队官兵连续奋战抗洪抢险救援一线,积极做好灾后防疫,受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赞誉。

    6月30日荆门突降暴雨,市内水位持续上升,积水内涝严重。由于荆门市博物馆地势较低,形成洪水倒灌,外围需要加筑防水堤坝,重要文物急需转移,该支队一大队迅速出动,奋战5个小时确保了博物馆的安全。救援中,战士虞超的小腿磕破,但他咬牙坚持,直到部队短暂休息时卫生员来给他处理伤口才发现伤口已经感染发白。

    倾盆大雨并未停歇,7月1日以来,湖北钟祥遭受暴雨袭击,辖区6个乡镇23个村子不同程度受灾,11000余亩田地变成沼泽和汪洋,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荆州市防汛办紧急通知,钟祥市石牌镇皮集、胡冲一带,多数房屋倒塌,村庄被淹,农田被毁,300余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灾情就是命令。该支队立即按照抗洪预案下达抢险命令,并火速调集100余名兵力,组成抢险突击队,携带6艘冲锋舟分乘8辆运兵车,沿武荆高速直奔35公里外的钟祥彭墩村,分两支抢险突击队在彭墩、胡冲、皮集村开展多路救援。

    由于地形复杂,水下漩涡较多,稻田、道路和鱼塘纵横交错,加之水势凶猛,局部水位不断上涨,超过正常水位两米,救援人员随时有被洪水卷进涵洞和被障碍物撞翻的危险,但武警官兵毫不畏惧。

    下士王正是特勤班班长,同时也是冲锋舟驾驶员,在石排镇皮集村驾驶冲锋舟救援过程中突遇险情。事后,他回忆道:“当时是第一次冲锋舟下水,水下情况不是很熟悉,而且有些地方有漩涡。当船行驶到高速桥下面的涵洞时,水的方向突然发生变化,船体险些发生侧翻。我稳住情绪,和队员一起在船的一侧划桨,调整方向直到离开危险水域。”

    随后,先遣队员驾驶冲锋舟对周边地势及水流勘察,规划合理路线,了解受灾面的水势和地形情况,摸清周边受灾群众所在方位及受灾情况。尔后,6艘冲锋舟集中展开拉网式水上救援,挨家挨户搜救。

    “部队来了,我们有救了!”惊恐万分的群众终于安稳下来。“有子弟兵在我就放心了。”一位被救的老大爷说道。

    同样是在抗洪抢险战斗中,7月4日凌晨5点,钟祥市防汛指挥部紧急联系荆门支队作战勤务值班室:长滩河堤决口36米,请火速支援!经上级批准,50余名官兵迅速赶至事发一线与公安消防沟通联络,查明情况,先期处置。

    夜间驻守检查堤坝,并组织堤坝巡逻,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实施过程中却遇到了很多之前没有想到的困难。夜间巡逻视线受阻,路面全是积水,难以区分是路还是水,战士们行进在泥路和堤坝上只能用棍子试探,手牵手行进。周围水坑、稻田、鱼塘星罗棋布,稍有不慎就会跌入水中,而且阵雨不断,蚊虫较多,官兵们死守大堤,几乎是一夜未眠。天刚蒙蒙亮,他们就开始打桩、筑堤,连续奋战15个小时成功完成封堵筑堤任务。

    笔者看到,救援一线的抗洪抢险过程中,荆门支队官兵们克服重重困难,发扬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人在堤在的抗洪精神,受到当地群众的高度赞扬。

    截至7月11日上午,荆门支队先后出动十余个中队分别担负各个乡镇的灾后重建及水利工程大检查任务,针对水库河道出现问题苗头的及时协同水利防汛部门,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根据上级指示,台风“尼伯特”已经从福建沿海登陆,预计全省将迎来新一轮降水,武汉市中心气象台预报,12号除十堰地区外,全省大部分地区会有中到大雨,同时受台风“尼伯特”影响,未来两天鄂东地区将会有5—6级东北风,江河湖面可能产生风浪,对防汛抢险工作带来一定影响。荆门支队全体官兵已经严阵以待,做好随时出动的准备。

    目前,救灾任务告一段落,协助当地群众进行灾后重建的工作仍在继续。

    (科技日报湖北荆门7月11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