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1日 星期一
李建华:6.2元奖金“成就”资深地浸人
文·本报记者 陈 瑜

    “我觉得这是对地浸团队的一种肯定。”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中央企业“一先两优”表彰大会,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铀矿地浸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李建华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面对这个荣誉,不善言辞的李建华直言有点意外。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铀矿地浸技术研究所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地浸研究机构。1985年大学毕业后,李建华进入核工业系统从事地浸研究至今,31年过去了,年过半百的他如今“熬”成国内在职的从业资历最老的地浸人。

    “在有些人看来,一辈子与泥巴打交道,一个字‘土’,两个字‘不值’。但甘苦自知,我无怨无悔。”李建华说。

    向国际矿床开发惯例说“不”

    采访李建华时,他和团队刚刚完成了中核集团重点科技专项——纳岭沟铀矿地浸采铀技术研究项目。这是从业30余年,李建华印象最深刻的一个项目。

    所谓地浸采铀,是通过注液钻孔将浸出剂注入地下矿层,使其在矿层与矿石发生反应,形成含铀溶液,再通过抽液钻孔用潜水泵将含铀溶液提升至地表,然后进行水冶处理,加工成铀的初级产品。

    与常规采冶方法相比,地浸采铀不破坏地表植被,不会产生废渣,还大大减少外排废水量,但该技术的一大难题是溶浸范围控制,既要使浸出剂与矿石充分接触,又要把已浸出铀的浸出液全部从地下提升到地面,确保含铀溶液不外溢,以免污染外围地下水。

    “纳岭沟铀矿床是鄂尔多斯盆地勘探程度最高的大型砂岩铀矿,但却有着地浸铀矿床开发最大的难点:矿砂比小,仅为0.03—0.05。”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的李建华解释说,这意味着一滴浸出剂要被稀释30—50倍,根据国际上矿床开发的惯例,因为经济性差,一般矿砂比小于0.1为不可地浸铀矿床。

    但李建华却有不同的看法:铀矿床深埋于地下,成矿环境、矿体形态、矿物组成、周边条件千变万化,换句话说,“长”出铀矿的“原料”——矿产不尽相同,应该可以尝试不同的地浸工艺。

    在纳岭沟,李建华等人历经3年攻关,通过厚含矿含水层溶液流向控制技术、强还原地层分段氧化技术等技术的结合,实现了厚含矿含水层地浸采铀技术的重大突破,该技术填补了厚含矿含水层铀矿地浸开采的空白。

    这些年,李建华主持编制了地浸科研发展技术路线图,参与了中国工程院“核能矿产资源强国研究”,国防科技973计划指南,国防预研指南,中核集团科研规划等顶层设计。作为具体科研项目负责人,他承担核能开发、中核集团“龙腾计划”等重大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核集团科技进步特等奖两项,2014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

    吃苦、耐得住寂寞成为地浸人的必修课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选择了地浸,吃苦、耐得住寂寞是一堂必修课。

    大学毕业后,在舒适的办公室还没呆上1个月,李建华就被派往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腾冲381地浸试验基地。

    那时,从单位所在地湖南衡阳到云南昆明,坐火车需要近50个小时,从昆明到云南腾冲381地浸试验基地,虽然只有不到800公里的路程,但乘长途汽车却需要4天。科研经费紧张,交通不便,科研人员一般要工作半年以上才能回家。

    李建华至今难忘1986年的那个春节,当时正好处于试验工作的关键时期,聘请的值班和操作工人都回家过年了。离家快一年了实在想家,但铀还没出来,大家又不愿意半途而废。最后,项目组长王西文带着李建华等4人留下来值班。大年初一早上煮了一大锅粥算是过了年,之后大家一头扎进实验室,观察铀浓度的变化。

    在381地浸试验基地,李建华设计了第一台离子交换吸附塔。因为经验不足,焊缝强度计算不合理,加工的第一台吸附塔在试压时封头部分裂了。那时没有计算机,只有特有的计算器,于是他一遍遍计算、修改,图纸、草稿堆积起来足有100多页。最终,吸附塔试压成功,其他各项参数完全满足试验要求。1988年,381原地浸出采铀试验获得原核工业部科技一等奖,李建华分得了6.2元奖金。

    李建华说:“这是我工作后得到的第一笔奖金。”正是这段经历让他爱上了地浸科研。

    “自黑”式的“传帮带”

    2003年核工业科研院所调整,李建华被调入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2012年初,铀矿地浸技术研究所恢复成立,李建华担任副所长,主持工作。

    走上领导岗位后,他做的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创办了《地浸技术动态》刊物。虽然只是一份内部交流的季刊,但李建华要求大家定期投稿并组织研讨。

    “我认为一所之长必须抓好的一项工作是培育创新文化。”在李建华看来,30年来,老一辈专家手把手培养了自己,自己有责任有义务把心得、经验、教训告诉年轻人。

    在地浸所,李建华和年轻人交流时习惯“自黑”,总是把自己曾经犯的错误讲给他们听。

    在新疆库捷尔泰沟的“地窝子”里,李建华负责设计了新疆第一套处理铀溶液的地浸设施,但其中关键设备——离子交换吸附塔运行不到10天,进液压力逐渐升高,流量减少。拆开吸附塔后,发现塔内过滤器存在问题,细小的碎树脂把过滤器堵了。经过多方分析,原来是他计算过滤面积时,没有对设备实地测量,而是想当然地引用经验数据。

    “因为我的‘想当然’,试验推迟了1个多月,害得工人把数十吨树脂卸除后,又重新装料。”李建华说,他希望通过这个“反面教材”,告诉学生、团队,要用眼观察细节、用笔记录细节、用脑思考细节。

    角色转变后,李建华更注重年轻人培养,有意给年轻人压担子。

    纳岭沟铀矿地浸采铀技术研究项目刚启动时,原来的负责人因故调离,李建华向院领导力荐,让当时还是助理工程师的江国平担任项目负责人。以如此浅的资历,承担年均科研经费1000万元以上的重大科研项目,江国平创造了中核集团的历史纪录。

    “他肯吃苦、肯钻研、勤于思索,而且在院里念的研究生,对业务比较熟悉。”除了知人善任外,细心的李建华还为江国平配备了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作为指导和顾问。他本人也参与了项目的研究工作,从方案制定、试验实施、报告编制到成果总结全程跟进。

    经过几年历练,如今江国平已成为“地矿青年英才”,其承担的纳岭沟地浸技术研究项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初评获得了中核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几年,看到一批地浸科研骨干涌现出来,这才是我最欣慰的事情。”李建华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