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08日 星期五
愿中国机器人一路走“稳”
——访China Window董事长兼CEO高鹏博士
China Window董事长兼CEO高鹏博士

    本报驻德国记者 顾 钢

    巴德赫尔阿伯市位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黑森林地区。近日,首届中德智能机器人论坛在这个风景秀美的小城举行。会上,科技日报记者有幸采访到了论坛报告人之一的China Window董事长兼CEO高鹏博士。高鹏的公司专为中德两国政府和企业在信息技术领域提供咨询及职业培训服务。不久前,高博士应德国政府邀请参加了随默克尔总理访华的德国企业家代表团,考察了北京、沈阳两地,对中国机器人的发展感触颇深。

    抓住机器人产业大好机遇

    以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以及美国重塑制造业等国家战略为引导,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为机器人产业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高博士说,如果30年前美国、20年前日本、10年前韩国大力发展机器人,对中国来说还只是嘴上喊一喊“狼来了”,那这次可真是“狼来了”。这次不仅是政府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明确提出了重点发展机器人产业,而且中国过去30年以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倒逼制造业必须走“智造”之路,这对中国乃至全球机器人产业都有重大影响。与前三次“狼来了”不同,当前以大数据、云计算为特征的信息技术,为发展机器人产业提供了巨大的技术支撑平台,中国要牢牢把握好这次机遇。

    高博士介绍,中国发展机器人起步并不比西方国家晚。早在上世纪70年代,清华大学、哈工大、中国科技大学就开始研究机器人,发表了很多论文,一些研发成果还被美国、日本看中。但他认为,中国在发展机器人方面也走过不少弯路。比如,直至现在对机器人的认识还存在偏差,在概念上始终把它看作是机器“人”或机器的人。所以,中国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发的机器人都在“像人”这点上做文章,国内高校每年举行的机器人大赛,基本上都是跳舞或踢足球等。去年,高博士陪同德国库卡公司的人观摩了中国高校机器人大赛,感到大赛和工业机器人根本不沾边。高博士认为,中国当前制造业发展最需要的不是所谓外观像人的“机器人”,而是实实在在有用的工业机器人。

    发展机器人不能急功近利

    高博士表示,中国企业对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他认为,在智能制造领域,中国与德国的差距很大。中国目前还处在自动化和信息化,即所谓“两化”发展阶段。有国内学者认为,中国现在是自动化弱,信息化强,对此高博士也不认可。工业领域的信息化完全不是B2B和电商的概念,而是要达到机器设备的数据交换、标准控制。目前,ABB、库卡、发那科、安川国际机器人四大家族都有自己完整的离线仿真编程软件,而中国目前还缺乏成熟的机器人离线编程软件,应该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做好“两化”,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

    工业“智造”关键是人才

    高博士称,中国在发展机器人产业方面存在三大问题:一是设备硬件投资过热;二是离线仿真软件严重缺乏;三是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不合理。中国现在做机器人本体的公司有一千多家,而德国只有9家。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园有41个,德国一个都没有。由于地方政府大力推动,以及对机器人企业设定的门槛低,中国机器人产业呈爆发式增长。高博士担心,这种投资过热可能会对中国机器人产业造成致命伤害。他认为,政府现在要加油门,也要踩刹车。高博士到东莞、深圳、济南走访了很多企业,许多企业的机器人放在那里“趴窝”,因为没有用于生产的离线仿真编程软件,以及会使用软件和控制系统的专业技术人才。事实上,在德国像库卡这样的机器人公司,现在也不是以生产机器人本体为主。电机、加速器、传感器等部件都是通过外包协作生产,库卡主要搞系统集成,以及重点开发针对用户的系统控制软件和方案。

    高博士认为,中国发展机器人产业和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关键还是要做好高技术人才培养。正如德国联邦教研部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胡伯特所说:“在德国要实现工业4.0,没有教育4.0是根本不行的。”为此,德国正在对职业教育进行重大改革,逐步淘汰焊接、切割等传统职业技能课程,建立基于工业4.0现代智能制造和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训体系。而中国目前还把大量经费投入中等职业教育,以为机器人和汽车一样,将来需要大量的维修工,对大学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投入很少。高博士认为,以机器人为核心的制造业将来是高度智能化,应该从大学开始培养复合型人才。高博士的公司目前正在向中国引入德国基于工业4.0的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理念,受库卡公司委托在中国成立了库卡学院,还与国内许多高校建立了联系,引进和开发机器人离线仿真编程软件。

    高博士表示,随着中国各级政府对机器人产业的认识不断提高,以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其中,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还是大有希望的。他衷心祝愿中国机器人一路走稳,走好。

    (科技日报柏林7月6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