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05日 星期二
《与废墟为伴》: 告诉你一个真的考古生活
文·陈 莹
作者:(美)玛丽莲·约翰逊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6年6月
作者近照
塞浦路斯青铜时代考古现场袁媛摄

    关于考古,你的印象一定和盗墓有关,神秘、惊险……这些都可能是你的关键词。其实,这些纯粹是来源于文学和影视作品的渲染,玛丽莲·约翰逊的《与废墟为伴》一书就是负责打破这个“华丽丽”的“幻想”的。

    为了告诉你“真相”,作者走进了真实的考古学家当中,比如说与他们一起在加勒比小岛上挖掘陶器和骨头碎片;一起用黑曜石打制石刀,割羊烤肉;到塞浦路斯的也朗尼索斯岛追踪埃及艳后留下的蛛丝马迹……

    她发现,考古一点都不迷人,考古学家们遇到的“困境”一点都不文艺,围绕在他们身旁的是流感病毒、蛇虫鼠蚁。他们的身旁不是财宝,不是僵尸,而是废墟、垃圾、尘土……

    考古学家什么样 ——尘土为友,废墟为伴

    你想象中的考古学家,是《夺宝奇兵》里挥舞着长鞭在墓室地宫中与邪恶势力周旋的印第安纳·琼斯教授?是《古墓丽影》中紧身衣马尾辫,身手矫健的劳拉?还是《鬼吹灯》中“盗亦有道”摸金校尉?

    而约翰逊描绘的考古学家群像,根本不是这样。

    从外表看,他们和普通人没什么不同,长期的野外作业,使他们看起来还有点灰头土脸,在人前不善交际。但一谈起考古,他们立刻就变得光彩照人。

    他们是执着初心的“逐梦者”。少时励志以考古为一生志业,“从没想过要干其他事”。在他们眼中,铁器时代的人类骸骨,秘鲁纳斯卡文明的地画,美洲原住民如何制作和使用骨脂……历史长河中的琐碎细节令人着迷,逝去的岁月通过遗存的碎片向后人倾诉当年的故事,他们像解谜者,试图将手中的残片拼贴完整,让环绕着我们的历史之河再次流动……

    “考古学,爱它,恨它,离不开它。”这是书中写到的考古学家的心声。

    很多时候,考古学家都面临入不敷出的窘境。有调查显示,美国考古行业的失业率约为50%,人类学与考古学专业也因超低的就业率和起薪“荣膺”《福布斯》杂志2014年评选的“大学最差专业”。对考古学家来说,这项事业有时甚至不足以维持生计。书中记录的一位考古学者格兰特·吉尔莫失业了两年,参加了数百次面试才重新找到新工作;另一位考古学者凯西·阿巴斯,为了维持她在纽波顿港进行了几十年的海洋考古学研究,不得不在罗德岛纽波顿的富人区当清洁工。

    支撑他们的是对初心的坚守和对专业的热爱。就如年近七旬的美国女性考古学者凯西·阿巴斯在写给作者的信中所说:“到底谁更惨?是那些一直追随自己的内心,甘之如饴过穷日子的人;还是那些为了虚无缥缈的经济保障而不断在辛苦工作中挣扎,却还负债累累的人呢?”

    考古学家在干啥

    ——搜集人类真实历史的碎片

    一说起“文物”,你或许立刻会脑补出金光灿灿的马蹄金,价值连城的元青花,镶满宝石的珐琅彩,样式新奇的西洋钟表……这些价值连城的古董固然属于文物,但在考古学领域,考古学家的研究对象大多数时候还是些不起眼的东西——古旧的建筑、坟墓,生锈的武器、塑像,破碎的石器、陶片、骨头,甚至尘土、垃圾堆、破罐子里的残留物。

    他们的工作很枯燥。挖一个探方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进行发掘的遗址可能空无一物,文物也可能细微到根本看不清细节。

    然而,“你认为空无一物的地方,其实从来不曾空无一物。”考古学家要做的是“还原”——全神贯注地仔细观察一切,努力辨别这些遗存物是否能够真实再现当年发生时的情形,让历史不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正如美国考古学家康奈利所说:“成功的考古成果可以填补历史的空白,他能够讲述失败者的故事,也能从碎片中还原历史。”

    不一定是“还原”距今千百年前的历史真实。当代考古学也属于历史考古学科的一个分支。“大家研究的都是历史上人类活动的痕迹,区别在于,我们研究的是最近一段时间发生的事——很可能是前一天。”

    日常生活中,司法鉴定、灾难现场复原,这些常人印象中与考古不搭边的工作中都有考古学家的身影。书中记述了美国考古学者艾琳·科沃德在9·11世贸中心复原小组的工作经历。每天,她从传送带上取下现场残留的遗物,她从中发现了一只儿童手表,一件婴儿的罩衫,还有数不清的身份证件……

    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透过这些真实的历史碎片,证明“有些事情真的发生过”。

    考古学家的烦恼

    ——重要历史再也找不回

    新的考古发现和不断进步的科学一直在校正我们已知的历史。然而,通过约翰逊的记述,你会发现,考古学家在谈论历史、谈论他们的专业时,总是字斟句酌,怀着理智而热烈的情感告诉你,“我们永远也不可能获知当时的真相,但仍怀着最大限度追逐真相的执着”。

    然而,最令这些努力追寻历史真相的考古学家痛心疾首的,是公众对发掘和保护历史遗迹的淡漠。有些遗址明明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却因“其貌不扬”,难以进入公众视野、引起广泛关注,也就很难获得各方面的支持。

    书中记录了很多令人唏嘘的故事:印加时代的秘鲁金字塔在开发商的推土机下被夷为平地,阿富汗的巴米扬大佛在塔利班的战火下毁于一旦,南达科他州的戴德伍德小镇,唯一见证了19世纪的中国人在此求生壮大的咏春商场,遭遇强拆后只剩下大街上的一堆瓦砾……破坏人类文化遗产的行径在世界各地不断重演。当推土机逼近历史遗迹,“很多重要的历史再也找不回来了”。

    另外一种对历史遗迹的破坏,来自对文物的交易和倒卖。当3000年前深埋于地下的玉猪龙离开红山文明的发源地,变成纽约古董商手中的陈列品,它们就再也无法为当年当地的历史作出更多注解。文物一旦流向了交易市场,就丧失了为历史代言的能力。因此,考古学家们也一直在呼吁:把文物留在原地。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