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21日 星期二
东方粮仓攻克米糠保存技术难题

    科技日报讯 (记者李丽云 实习生孙宝光)作为稻谷碾制大米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物,米糠在过去由于难以保存、无法食用,只能当作价格低廉的动物饲料。记者近日从东方粮仓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在全国率先攻克新鲜米糠无法长期保鲜的技术难题,将米糠的保质期从4—6小时延长到10个月,经专家鉴定,该项“低温挤压酶解稳定化全脂米糠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并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悉,该公司科研人员采用自主研发低温挤压反应器,并集合生物技术、酶解技术,首次实现了对现有传统米糠稳定技术上质的突破,目前已获3项国家专利。东方粮仓方正园区总经理杨勇介绍,新技术使得米糠除加工成米糠油外,还可以加工出可食用的全脂稳定米糠粉,应用于烘焙食品、肉灌制品及各种休闲食品等领域。这种全脂稳定米糠粉以寒地黑土优质粳稻为原料,通过米糠加工,既解决了稻谷资源浪费的问题,又实现了增产增收,使米糠由原来的制造米糠油吨毛利180—280元,提高到如今制成米糠粉吨毛利2500—3000元,为提升稻谷加工循环经济创利空间开辟了新途径。2015年12月,东方粮仓“食品级全脂稳定米糠产业化项目”在哈尔滨市国家投资项目评审中心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组织的项目终审验收。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