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13日 星期三
如何应对老年慢性病多发?
本报记者 蒋秀娟

    ■打破砂锅 

    “未富先老”“未备先老”逐渐成为我国基本国情,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重大慢性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长——如何应对老年慢性病多发?

    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老年抚养比、社会总扶养比都在迅速上升,高龄老人、失能老人、空巢老人、无子女老人、失独老人继续增长,老年健康问题的困难和风险已经相互叠加。预计到2035年,中国老年人口比例将会增加1倍,将占总人口的20%。

    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王陇德院士指出,尽管我国进入老龄社会已经十多年,但老年人的预防保健、慢病管理、合理方便就医、长期护理康复等许多现实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深化医改的一系列涉及老年保健的“深水区”难题,也有待尽快突破。

    防范多种老年病暴发流行

    据了解,目前我国确诊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近3亿人,慢性疾病死亡占死亡人数的85%,慢性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慢性疾病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也是造成老年人残疾、失能的重要原因。一旦致残、失能,不仅是个人的巨大痛苦,而且是家庭和社会必须承受的严重负担。”王陇德表示,目前,我国的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恶性肿瘤等疾病都在蔓延,老年痴呆症、老年抑郁症的发生率也在上升,成为威胁人们晚年健康的巨大隐患。而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公共卫生工作侧重预防传染病、临床治疗与预防保健割裂、家庭医疗保健和社区医疗保健薄弱、应对慢性病“重治疗、轻预防”等问题,都加重了重大慢性疾病高发、医疗费用走高、老年人健康状况低下的矛盾。

    此外,我国重大慢性病年轻化的趋势也非常严重。“中年人脑卒中的几项重要危险因素水平,已经等同于、甚至高于老年人。中年时期发病的增多,会大大增加老年期的多种负担。由此,前任卫生部长陈竺曾经多次大声疾呼,如果我们再不抓紧实现‘预防关口前移、卫生战略下沉’,不用多长时间,重大慢性病就可能像井喷一样发生,那种措手不及的严重状况,将是国家和老百姓都难以承受的。”王陇德说。

    “未老先防”“未老先养”是根本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院长王阶曾指出,大量研究证明,中医药通过药物疗法及饮食、运动、针灸等非药物疗法,增强老年人体质,并配合西药的治疗,可明显改善老年病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对老年病的防治可发挥积极作用。通过调和阴阳、调畅情志、食疗养生、运动养生等全方面综合调治,做到“未老先防”“未老先养”。

    “老年人的健康管理问题,既包括健康老年人预防保健,也包括患病老年人的科学治疗、临终关怀;既包括居家、社区老年人的医疗保健,也包括住院老年人的科学救治。我们要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综合运用适宜健身方法、治疗方案,可以是心理疏导,也可能是药物治疗;可以是西医的治疗方案,也可以是中医中药疗法;可以是物理疗法,也可以是饮食调理。”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会长高松柏表示,今后研究会将进一步推广“智慧健康村(社区、城镇)”的建设,包括基本医疗机构、养老院、健康管理机构。对早老年、中老年、老老年进行高起点、高标准和高质量的“三全三高”研究,突出“治未病、治慢病、抗衰老”工作重点。同时通过数字化,争取实现互联互通,实现智慧医疗和智能养老。

    老年健康科普亟待加强

    “脑卒中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但脑卒中发病时是什么症状,很多人都不了解,以致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还有一个更为普遍的现象,现在一些不良商家,专门打老年人的主意,举办所谓的健康讲座,实则是推销产品,致使很多老年人上当受骗。”在近日举办的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上,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总顾问李金华对我国目前老年人普遍缺乏健康养生保健知识、不了解各种多发症基本治疗方法的现状深表担忧,他提出,“社会上关于老年保健知识的科普节目很多,但鱼龙混杂、并不规范,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组织专家规范开展。”

    “现实中,有些已被证明有效的医疗保健技术、方法和治疗方案难以及时传递,许多老年人得到的是过时的、无效的甚至是错误的所谓医疗保健,损害老年人的健康。因此,提高老年保健医学知识和技术的传递效率,对于提高老年保健医学质量至关重要。”高松柏介绍,“研究会今后将面向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养生养老机构,提供治慢病、治未病、抗衰老的技术支撑、业务指导和人才培养,面向广大中老年亚健康患者提供健康开展健康教育、技术指导和健康服务。我们要通过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对无效、有害治疗的辨识度;同时也要引导老年保健医学生产企业生产质量高、效果好、价格适宜的产品。”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