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扶贫应该成为‘精准扶贫’的有益补充。”社科院研究院李蓝委员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过去几年的调研中,他发现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区已经探索出了一种“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的扶贫新模式。为了避免重走边发展边污染的老路,这些地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循环经济和特色产业,将生态保护和扶贫开发良性互动起来。“很多地方官现在已经转变思路了,表示环境第一,GDP第二。”
精准扶贫是“十三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在李蓝看来,扶贫不仅要用“造血”代替“输血”,还要绿色扶贫代替工业扶贫。秉承五大发展理念,就应将生态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1.4亩,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在世界上190多个国家中排110位以后。“农民种地挣不到钱,才会抛弃土地。”中科院植物所研究院蒋高明认为,现行种地模式对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是大量使用,造成地力严重下降,突出表现在土壤板结、酸化、有机质下降、重金属污染、耕地污染等。
“担心发展生态农业会造成产量下降其实是个误区。”蒋高明解释,如果耕地质量恢复,农民愿意在土地上投入优质的劳动力,加上补充有机肥、禁止秸秆焚烧、利用豆科与禾本科作物轮作间作套种、增加微生物菌肥等措施,恢复地力与土壤生物多样性,粮食产量不仅不会减产还会增加。“我们用十年的实验,证明了有机农业可获得更多的产量与经济回报。”蒋高明说,只要科学种田,农民积极参与,利用相对较少的土地同样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解决产量与质量的矛盾问题。
蒋高明还特别强调生态种植的环保意义。如果将中国18亿亩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的话,其土壤可从空气中净吸收306亿吨二氧化碳。中国科学院的实验数据证明,将传统的农业模式改为有机农业模式,可将温室气体净排放逆转为净吸收,相当于每公顷农田一年多吸收11.5吨二氧化碳。
“我国贫困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恰好是生态环境质量较高的地区,那里远离工业污染,适合发展优质农产品。”李蓝说,贵州生态扶贫的经验值得提炼后面向全国推广。在精准扶贫思路的指导下,可以在全国精心布点选点,关注少数民族地区和西北干旱地区,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培育一批“生态扶贫”试点区和示范区。
李蓝建议,可以为生态扶贫地区的生态产品提供有国家信誉保证的“生态产品认证书”,帮助生态产品顺利走向城镇市场。还需要制定一些配套优惠政策,形成一定的价格优势,保障生态产品在市场上的有效流通。
(科技日报北京3月1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