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9日 星期六
ITER计划中国首个采购包圆满完成
我国大型超导导体研制跃入国际一流水平

    科技日报合肥12月18日电 (记者吴长锋)18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中国首个采购包竣工仪式在安徽合肥举行。ITER环向场(TF)导体采购包的顺利竣工,标志着ITER计划中国首个采购包圆满完成。

    环向场(TF)导体是产生磁场并约束等离子体的核心部件,包括超导线材制造和导体集成等关键技术。TF导体内流动着4.2K(-269℃)的液氦,额定电流68kA,最大磁场强度达12T,约为地球磁场的20万倍。

    由于环向场(TF)导体的技术含量较高,成为谈判初期各方竞相争取的采购包。ITER七方中有六方(中、欧、日、韩、俄、美)共同分担该项工作。在ITER组织、核聚变中心和各个供应商通力合作下,中方发展了TF导体用Nb3Sn超导线材批量制造技术和大尺寸导体集成制造技术。按照ITER要求,高标准完成技术认证,建立和完善满足严格的ITER质量管理及过程控制体系。

    2008年,中方签署了第一份ITER计划采购安排协议,即环向场(TF)导体采购包。2009年5月29日,中方首根样品通过ITER组织规定的SULTAN实验室认证测试,2011年8月14日顺利开工。截至2015年5月22日,最后一根(TF)导体短样导体实验结束。中方全部导体实验样品均一次性通过SULTAN测试。

    环向场(TF)导体采购包的技术发展推动了国内先进材料、精密制造、大型装备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材料、应用超导技术、低温工程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实现了超导材料、超导电缆、优异低温不锈钢管、大型超导导体的国产化与工业化。

    环向场(TF)导体采购包作为中方首个完成的采购包,实现了产品的100%国产化、产品质量100%满足要求。该项任务的圆满完成是我国参与ITER计划的一项重要里程碑,再次证明我国大型超导导体研制和工业化生产能力已经处于国际一流水平,为未来我国磁约束核聚变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