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01日 星期二
“QS全球毕业生就业力排名”引发关注
毕业生就业能力,谁说了算?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均对“就业力”给出了一些指标。这些指标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强调语言和数据、信息处理的基础素养;看重思考力和学习方法、学习认知能力;强调社会关系和个人的自律能力,以及个人自立于社会的能力。“这些能力已经不仅仅是教科书提供的知识技能了。”吴垠说。

    本报记者 张盖伦

    ■将新闻进行到底

    11月26日,英国教育评价研究机构QS(Quacquarelli Symonds)发布“QS全球毕业生就业力排名”。尽管已经多次发布过全球高校榜单,不过,这是QS首次仅仅针对“就业力”这一指标为高校排名。

    榜单上并没有出现太多“黑马”。传统名校斯坦福、麻省理工、哈佛大学摘得榜单前三名。中国高校也表现不俗: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在榜单上占得第9、15和26位;它们同时也包揽了亚洲大学毕业生就业力的前三。

    据QS官网介绍,该排名项目从2014年10月启动,历经了一年的广泛调研;在全球高校相关负责人的帮助下,通过查阅学术文献、与雇主和学生代表访谈的方式来寻找最为合适的调研方法。由于这是QS初次试水就业力排名,其官网披露,排名方法在今后的版本中还有可能进行进一步调整。

    就业力,不仅仅是“就业率”

    “以前我们总是盯着‘就业率’,这就是个简单的数字;但就业力则不仅仅着眼于‘就业率’,它的内涵更为丰富。”互联网教育公司“新新家长”创始人、哈佛大学上海校友会理事张伟琪表示,“就业力”这一概念对学生和家长很有价值。因为大多数大学排行榜,都眼于入学时的学生质量;但就读大学更重要的意义,是看学生在求学期间能够获得多大转变,能否在学术上、素质和技能上获得提升。

    就业力(employablity),简单来讲,就是“就业能力”。英国高等教育调研委员会1997年发布的迪尔恩报告指出,最有效的定义就业力的方式,还是提供一个核心技能清单,来体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期望和要求。该报告中,大学生就业力被界定为数学运算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等四大核心技能。

    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专家吴垠告诉科技日报,早期就业力的内涵,是指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近年来,“就业力”概念进一步扩展,包括持续胜任工作能力和实现职业生涯的发展能力。日本的《大学设置基准》中,将就业力定义为“学生毕业后所应具备的提升自身素质、自立于社会和职业的能力,就业力是高校必须实施的教育”。

    那么,找到工作和胜任工作,究竟需要什么能力?吴垠指出,国际组织、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普遍注重“就业力”的内涵建构,其中最基础的就是指标体系的建构。

    记者从吴垠提供的一张表格看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均对“就业力”(或称“关键能力”“通用能力”等)给出了一些指标。吴垠分析,虽然这些指标具体来说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强调语言和数据、信息处理的基础素养;看重思考力和学习方法、学习认知能力;强调社会关系和个人的自律能力,以及个人自立于社会的能力。“这些能力已经不仅仅是教科书提供的知识技能了。”吴垠说。

    如何评估?一个有待回答的问题

    现在问题又来了,就业力要怎么进行量化和排名呢?

    近些年来,ATA考试测评研究院针对我国大陆地区推出了高校通用就业能力排行榜。他们收集校园招聘考试中的数据样本,分析的是就业者的五大就业能力——“言语理解能力”、“数字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思维策略能力”和“资料分析能力”。

    但QS的官网显示,他们试图用一种新的方法来进行这一排名。其相关负责人指出,他们对就业力指标的研究方法,并不仅仅简单地考虑一名毕业学生是否被雇佣;而是要考察一所大学能否成功地创建一个高效的生态体系,帮助所有毕业生找到满意的第一份工作。

    QS的排名基于五项指标进行比较,其中“大学的全球雇主声誉”占30%,“校友成就”占20%,“企业合作”占25%,“校园雇主招聘活动”占15%,“毕业生就业率”占10%。

    可能是因为“求新”,QS采用的指标与本文前述关于就业力的衡量指标之间,关联并不明显。吴垠指出,从这五项指标名称和权重来看,权重最高的“大学的全球雇主声誉”占30%,但实际上还不仅如此。因为“全球雇主”一定会对“企业合作”、“校园雇主招聘活动”等指标做出贡献,它的重要性似乎太高了一点。

    “即使使用间接统计的话,充分体现就业力教育的国际教育标准认证,如华盛顿协议的工程专业教育认证、医学教育的全球标准和认证等等客观指标,也没有在榜单中看到说明。”吴垠表示,这五个指标的概念定义和量化方法是否可以转化为具有精度的数字来进行排序,依然存疑。“显然,实质的排序意义不大。”

    张伟琪疑惑的是,这份榜单都是通过一些比较外在的指标进行评价,并没有学生主观上的能力评价,外在指标能否反映内在需要,需要进一步考虑;同样的,他也认为“全球雇主声誉”这一指标占比较大,但“声誉”二字,主观性又很强,不知QS得到这些指标的机制究竟如何。

    记者给QS发去了采访邮件,询问各指标的权重分配原因;但截至发稿,未获得正式回复。

    成绩值得肯定,“革命”仍需努力

    不管就业力要怎么量化,它确实已经成为大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早在上世纪末,法、意、英、德四国教育部长共同发表《索邦宣言》,将促进学生就业力列为大学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1999年29个欧洲国家的教育部长共同签署《博洛尼亚宣言》,再度确认提升公民就业力为欧洲高教体系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中国也同样如此。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也明确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

    因此,在榜单上中国高校成绩显眼,或许能从侧面说明,政府相关部门和高校确实在为建构一个有利学生就业的生态体系努力。不过,吴垠认为,QS的五项指标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就业力指标差距较远,高校还是应持平和的心态对待这份排名,落实真正的就业力才是“王道”。

    吴垠指出,提升毕业生就业力,要按国际专业认证的组织原理,让产业界专家参与学校管理改革,制定规划或标准;在技术手段上,要尽快建构或使用帮助学生形成“就业力”信息化的辅助工具;同时,还要加强理论研究,掌握国外高校提升“就业力”的有益案例,了解其进行相关体制改革的经验。

    张伟琪补充提出,提升就业力的重担也不应全数放在高校肩上,在K12教育阶段,就该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专业启蒙,让学生有充足时间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就业方向;高校也应面向社会现实和学生长远发展需求提供更有价值的高等教育学习体验;并且应从多维度进行长期就业力培养。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