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
“应试”心态经营虚商业务不可取
□ 王 飞

    不是一家、不是两家、不是三家……自9月22日,自小米移动发布虚拟运营商产品以来,这一个多月里,至少有6家虚拟运营商相继推出各自的170产品。

    在12月31日移动通信转售试点就将到期的当口,“迟到”虚商纷纷突击放号,希望拿到正式虚商牌照的目的毋庸置疑,联想方面就表示“目前最大的任务就是第一时间拿到正式虚商牌照”。

    好饭不怕晚,这样的诉求原本无可厚非,只是赶鸭上架能否换来最终考核的及格,仍然是个未知数。毕竟从这阶段放号的虚商产品来看,虽然个个以“创新”为标榜,但实际上却缺少新意。如何让市场买账,进而积累起足够的用户量,交出实打实的成绩单,将是这些虚商面临的共同挑战。

    小米移动说“用互联网思维做虚商”;联想表示“要做中国最大民营通信运营商”;中兴视通要做“全球化虚拟运营商”;优酷移动称“整座城市就是一座电影”……

    宏大的愿景、响亮的口号,你家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只是,如果将这些搬到一年前——虚商刚刚诞生的时候——恐怕才会更有看点。而现在是什么时候?是转售试点结束只剩不到百天的时候,是工信部已经让虚商提交自评工作评估报告的时候,这时候再绚丽的故事、再美妙的包装,也不及一组实打实的用户数据来得更有说服力。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虚商发展至今用户数量已经达到1200万,每月新增用户已达200万,占中国通信新增用户的48%。目前蜗牛、苏宁、远特、爱施德、迪信通等虚商,用户已经突破百万,甚至还有破300万的,而这些企业大都放号时间已超过一年。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虚商用户需要时间去开拓积累。

    如果拿医药来做比,迟到者比起此前已经放号多时的虚商,显然目前还只处于刚刚结束研发,进入临床试验的阶段。无论品牌还是产品,相比于最近“先到者”,市场发力点或将略逊一筹。

    更何况,“迟到”虚商所谓的创新,很多也是“炒冷饭”,并无太多新意。小米的“任我行”手机卡,无月费,每分钟通话、每条短信、每M移动数据流量都是统一价,这样的资费设置在去年就早已被多家虚商推出;优酷的超值视听套餐,与其说是卖手机卡,不如说是卖优酷会员;联想针对低消人群“糖豆儿”,每分钟流量和语音都是9分钱,市面上也早已有了这样的虚商卡。

    在资费模式上改头换面,再打上“创新”的包装,这几乎是近期这些虚商的通用做法。噱头很足,但实际上却没有带来新的业务模式和思维。这与工信部引入虚拟运营商的初衷并不相符。

    国家之所以在去年打破民企不能做通信的门槛,发放虚拟运营商牌照,就是希望激活通信市场的创新活力,督促基础电信运营商提高自身竞争力,让消费者得到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在这之后,跑得快的虚商不断地研发、创新,将自身业务跟虚商业务进行融合,将“零月租、无套餐、流量不清零”,以及“透明资费”这些全新的概念引入了通信市场,不仅让其成为虚商标配,还促进了基础运营商的变革。10月1日三大运营商从原先的“流量清零”变成“流量单月不清零”,正是虚商发挥“鲶鱼效应”的结果。

    因此,虚商要想获得长久发展,脚踏实地的做业务、做好创新和服务才是根本之计。通信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在产品和营销之外,更关键的是服务,这也是基础运营商更为看重的。而在这方面,之前发展快的、用户量更多的虚商因为已经有用户规模,有实战经验,会有先天的优势。

    据悉,工信部将在试点期结束时,对42家企业进行集中考核。三大运营商方面也已经表示,对于部分在试点期内始终未推出正式业务的企业,三大运营商则有可能不会与之继续签署合作协议。

    千辛万苦申请到牌照,企业当然不希望打水漂,近期的集中放号也可以理解。但是无论先来后到,都不可抱着“应试”的心态去经营虚商业务。随着明年试点转正的到来和通信行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行业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只有做好服务、做好创新,才能真正在行业里占据一席之地。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