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8日 星期日
“青蒿奖”:传统中医药发展必须抓住的一次历史机遇
CFP/图

    (上接10月16日8版“科技话题”)

    谁来抢救药草质量

    笔者还请中医们用 “八纲辨证” 给 “传统中药” 诊断一下,结果十分吓人:气血两虚,寒热错杂,内郁化火,阴阳离绝。按西医的话讲,是急危重症,应当关在ICU里面,随时等待抢救,预后不良。

    当前最需要紧急抢救的,是药材质量。

    “中医将亡于药” 绝非危言耸听。药师出身的骆诗文,从国家食药监管局退休之后,深访各个中药材市场:为了追求产量,许多草药被种成了蔬菜,或者被类似的品种替代,更不用说严格的采收和炮制。

    药材质量没有保证,中药疗效和临床、基础科研都无从谈起,整个行业的生存都受到威胁。药材市场混乱,原因之一是缺乏易于管理的生产标准。许多中药品种从种质资源的选育改良、栽采炮制的优化,到药品色相和有效成分的快速鉴定,都缺乏有说服力的研究和易执行的流程。当今社会,要求药材生产返回祖先自然的栽采模式早已不现实。

    哪些主要成分必不可少,才能保证药效?如何多快好省地生产出这样的药材?如果说,第一个问题,已被大规模的“有效成分提取鉴定”接手,那么,第二个问题则应交给植物学家来回答。

    过去十几年,国人在基础科研上取得了长足进步。至少在植物学领域,无论是一线学术期刊的发表数量和质量,还是HHMI和美国科学院院士,华人或华裔科学家都占了相当比重。全球许多一流的植物学研究团队,从分子细胞、遗传育种,到生理生态、栽培生产,都活跃着中国科学家的身影。这已经不是偶然现象,而是整体实力的提升。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草药的选育并未从植物学科的迅速发展中获益太多,药草品质甚至栽进了前所未有的泥沼。好药材,与发育阶段、生长环境、取材部位和采收时节息息相关。即便是一片普通的叶子,它的基部和端部,转录与代谢的许多组分都显示出梯度分布,更不要说各种富含特殊化学组分的药用植物了。可是,就连被称为“医草”的艾,也没几人说得清为什么用它来做灸,是不是可以被替代。

    在拟南芥菜研究经费紧缺的今天,许多植物学家埋头开发集 “高产,抗逆,营养,美观” 为一身的“超级作物”和“绿色能源”,竞争异常激烈,水稻玉米人满为患,研究愿景与现实需求脱节。而常见的药用植物就已经几十上百种,基础研究领域仍然有很多空白。如能借青蒿奖的东风,吸引一批最优秀的植物学家,从成熟的模式植物研究平台,转向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改良和规范化栽培,用5到10年时间,深入基层,在最容易突破的植物种类中推出优质品种和标准流程,以及可推广的研究模式。在可以想见的未来,药材质量问题将会逐步改善,并走向标准管理和良性发展。

    分轨管理:紧密合作,独立考评

    大体来讲,西医药的发展建立在自然科学之上,了解人体的生理病理,寻找药靶,设计或筛选药物,最后在实验室和临床试验中验证,整个流程是正向思维。因此,西医医生从事临床药物研发工作相对容易,科研和临床被同时纳入考评体系相对合理。即使科研人员没有临床经验,西药科研的很大一部分也可以在实验室推进。

    可是,这种模式并不适合中医药科研。中药的临床运用,需要中医理论的指导。这套理论体现了古人对人体的理解,以及不断试药而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然而,它的理论体系无法直接与现代医学对接,跟科学有些“鸡同鸭讲”。在这种情况下,把西医药的制度设计和行业管理模式照搬到中医药研发上,会造成许多混乱。

    中药研发无法脱离中药临床独立进行,科研人员应当与临床中医师紧密合作。

    中药研发需要从临床用药和疗效评估切入,筛选不同病理情况下最适合的药物组合,而后了解生理病理,确定有效成分和主要靶点。基本流程是反向思维,同时尽量深入进行机理的阐释。而能深刻理解典籍中的用药经验,并在现实中有丰富临床积累的中医师,是研究团队的关键。中药的研发需要临床中医师和科研人员深入沟通、紧密合作,这就需要在制度和资源上向中医临床系统倾斜(如医院、社区和私人诊所,甚至考虑拥有长期患者群,实践纯中医治疗的诸多海外中医诊所),提供更多的科研支持。

    科研人员与临床中医师需要分轨管理,独立考评,保证各自相对稳定的职业发展空间,并在科研合作中建立对等的奖励机制。

    对绝大多数临床中医师来说,没有长年累月的临床积累和总结,谁也不敢轻言“遣方用药”的自信。同样,扎实的科学训练和创新的头脑,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养成的。在现实中,最出色的临床中医师,与最优秀的中药科研人员,很难是一群人。能真正“双轨发展”的人非常少,可以鼓励,但不可强求。此外,许多中药缺乏安全数据,只能保守使用甚至禁用。这种如屡薄冰的谨慎,进一步缩小了基础研究的创新空间。因此,将中医临床实践与科研考评一体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无法兼顾,只能疲于奔命,敷衍了事,最终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这是制度上的硬伤,只能通过纵向分轨管理、独立考评来化解。

    屠呦呦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的礼物。毋宁说,“青蒿奖”是人类在医学科学发展历程中的一次自我调整,是历史交还给传统中医药的一次不可错失的机遇。无论社会上存在多少争论,中医界都应当紧紧抓住这次机遇,谋求生存与发展。面对一大群院士,张伯礼将一首《浪淘沙·诺奖》赠予85岁高龄的屠呦呦女士。“医典启明,呦呦晚鸣。”这八个字,有些人懂。

    (发自美国。作者系华裔中医药研究者。)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