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5日 星期四
启迪控股总裁王济武:
集群式创新打破地理界限

    清华科技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科技园,各项指标都排名靠前,在美国人看来,清华科技园和斯坦福差不多。因为建设清华科技园的经验,启迪控股建设了一系列分园体系,在全国和全世界布局了100个左右的科技创新基地,其中有20个左右科技园,16个科技城,另外还包括近50个以启迪之星为代表的孵化器。

    启迪控股在科技园建设过程中就提出了理论探索,包括园区要素,聚合聚变聚焦,我们也最早提出了孵化加投资的模式,现在启迪孵化器直投的规模有40亿左右。这个模式现在又升级到了另外一个版本,不仅要投资企业,还要做产业整合,让大型企业带动中小企业一起成长。

    目前启迪控股是全球最大的投资园区体系,不是说总面积,而是网络布点特别多。我们现在有100个基地,同时又结合了互联网+技术,有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又有另外一项资源大数据,这些所有资源融合升级成为集群式创新的新概念。100个园区搭建数个创新基地群,通过群和群之间的互动,群和群之间的数据共享来推动创新。原来不具备建立科技园的地区,比如说三年前不会去洛阳、沈阳、喀什,但现在都可以去,因为有互联网,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共享,科技公司创业到底是在洛阳还是喀什已经不重要,因为营销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信息和资源整合也是通过互联网,地理界线逐渐被打破。

    我们坚实了生态系统,三合一的园区体系、金融体系、科技金融,希望再过三五年启迪控股能变成大数据的采集和运营机构,但方向不会变,还是为科技企业成长服务的领头羊。

    对话一:

    “互联网+时代教育变革”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李越:

    在新常态下,我们的人口红利已经渐渐消失,只能把人口红利变成人才红利,而这个转型之中,教育是最基础的。钱学森之问,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前几年社会需求社会环境的条件不成熟,但现在我们有这样的需求和环境了,如果在未来十年二十年再出不了,教育的责任可能就无所推卸。

    目前教育面临着从效率到公平、从国际形势变化到科技飞速发展等一系列的挑战,而创新正是我们解决教育面向社会需求矛盾的必要手段。教育永远是超强的事业,教育需要体制机制的创新,这个创新决定了教育发展,也是决定社会发展的一条不可或缺的必由之路。开放、创新、多样化将是解决问题的模式和路径。

    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副秘书长、在线教育办公室主任聂风华:

    在线教育怎么做?高校主体、社会参与、政府支持,这是与以往不一样的模式,也是当下更可行的方式。混合式教学促进教学改革,这种方式对质量的提升,我们有数据充分表明它的成效,而且也使得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原来是一个人教N多人,现在可以共同前进。在线教育必须国际化,我们不能闭门造车,在福州弄一个平台,福州人民自己玩,不行,必须是全球的。

    资本的嗅觉最敏锐,刚刚一季度的全球在线教育融资额前5位都发生在中国。长城内外,竞相探索,这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据公开数据来看,清华的学堂在线课程数量暂列全球第一,在MOOC学院质量评比中也是排名第一。去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还登陆了台湾。

    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

    教育界的同仁们要用大视野来看待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经常说互联网+教育是颠覆性变化,是否一定颠覆?互联网+老师会怎么样?互联网+学生会怎么样?互联网+学校,学校是否真的开放?是否把自己的资源放出去,又欢迎别的学校优秀资源走进来,学校是否准备好了学生互认?以什么样的办法让学生互认?互联网+学校以后,学校的地位就有变化了,教育的版图有变化,要具体地想互联网+教育各个方面的变化非常大,但我们各个方面都准备好了吗?学分银行这样的事情是否都已经考虑了?有所准备就算不错,真正准备好可能还真的没有。

    发展MOOC必须有大的格局观,并坚持分层分类、多元发展、促进繁荣。任何一种教育方法手段会有它的优点,但也会有它的弱点。今天我们讲互联网+教育,换一个意义是教育+互联网,教育利用互联网达到教育培养的目的。必须回归教育的本性本质,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

    对话二:

    两岸创客对话新型孵化器

    启迪之星总经理沈全洪:

    作为国内第一批孵化器,启迪之星一直延续着上世纪90年代的模式,并且更看重“公益性”。我们投资的创业团队一般从较早的阶段开始进入,即便团队人员较少,商业模式不完善,甚至产品都没有,也有可能成为投资对象。启迪从不鼓动创业,但会引导创业,为创业团队服务培训,让他们知道在创业的不同阶段要做什么。为此,启迪之星开发了独特的孵化模式,包括清华梦想课堂、清华梦想实验室、启迪之星培育计划、启迪之星创业营、钻石计划、上市公司六个阶段,来满足创业团队的不同需求,为创业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目前启迪正在搭建自己的“高速公路”,下一步启迪之星将在全国多个城市设立孵化器,每个孵化器都是启迪之星孵化高速公路的一个站点,未来所有站点资源共享,实行联动,启迪会为创业团队提供最优的资源配置。

    上海浦东科创中心孵化器服务部主任庞渊宏:

    中国近年来快速发展,海外人才要回国创业,可能跟不上变化的节奏,他们会遇到法律的问题,文化的问题。这种情况下怎么样吸引海外高端人才来中国创业,这就是中国给上海自贸区的任务,利用自贸区的政策建立这样的基地,吸引海外的人才。如果你在美国硅谷做项目研发,人不用回来,自贸区内有一个平台让你对接,让你创业项目同时利用海外海内两块资源来完成。

    上海浦东科创中心目光不仅限于中国留学生、海外留学生,而是扩大到外籍人士以及拿绿卡的外国人,例如你正在美国读博士,两年以后才可以拿到学位,同样可以在科创中心平台上做。科创中心有很大一块和海外创业服务机构对接,把手上好的项目,共同对接这样的创业者,我们没有做投资,但是会做更多服务,然后向创业团队和服务机构让利,最终把创业环境做起来。

    台湾活动行创始人罗子文:

    我们永远要依靠新一代,让他们做新的东西,因为他们有的东西我们没有,比如说创意、想法和热情,这个是年纪带来的,是与生俱来的。所以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传承的机制,孵化器就是非常好的渠道。通过这个相信会启蒙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我可能是一个专业的工作者,可能是一个创业者,创意也好工作也好都可以进行重新设计,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认为20岁30岁的朋友做该做的事情,练功的练功,可以的出来创业,还不行的我们可以作为一个团队进行支持,可以帮助后面的人,让每个人多做一些事情。虽然创业成功是小概率的事情,但我认为对于新一代年轻人来说,哪怕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都值得去实施。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