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9月20日 星期日
控制和监管安全风险
科技参与资源配置不能缺位
本报记者 乔 地
井下救援机器人CFP/图

    近期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安全事故,形成强大倒逼机制,促使人们高度认识科技参与资源配置机制的必要性。近日,著名经济学家杨承训教授、微生物学者杨承谕研究员等专家学者提出,应当重新定义资源配置机制含义,更加自觉地运用科技从根本上防范、化解、救治各类安全灾害,提高生产力要素组合和运行的质量,构建“政府、市场、科技”三元耦合的新型资源配置机制。

    资源配置不是简单的资源分配组合,其灵魂在于优化

    杨承训指出,过去,无论是在经济学研究还是政府决策中,人们常常把资源配置视为简单的资源分配与组合,形成产品并能盈利的经营载体,而较少考虑企业和产品的质量及其后果。

    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在2010—2014年,我国因危化产品事故,致死2237人。到目前为止,今年以来发生的违法运输危化产品事件就数以万计,仅湖南某市就高达6000多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接近GDP的0.5%—1%。专家认为,即使这些损失不能在统计数字上体现,实际上也已打入发展总成本。如果再加上事故对自然生态、社会安定等方面的间接和隐性损失,更会放大若干倍,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转型。

    专家指出,在今后的资源配置中,不仅要注重组合的数量,而且特别要注重配置的质量;不仅要获取经济效益,而且要取得社会、生态效益;不仅要扩大外延再生产,还要深化内涵再生产,延长产业链、创新链和循环链;不仅要取得一时的经济效益,而且要持久发展,尤其要保证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和各个周期的安全。

    对此,单靠政府力量不可能解决,除了严格监管,更重要的是靠科技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监管本身也需要科学依据和现代工具)。从生产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安全需要考量,不论宏观还是微观经济,都需要把科技贯穿始终。

    科技是实现“两只手”无缝对接的粘合剂和“参谋长”

    在高科技时代,科技作为“第一推动力”具有两重性,越是高端科技越容易同时带来重大安全风险。飞速进步的现代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深入到各个学科领域,以及各种危险的“雷区”(例如高危化工、核能、军事工业),这虽有历史巨大进步的一面,但同时也必须重视其伴生的诸多重大风险。对事关重大安全的领域和行业,不可过分看重和纵容市场的自发性,必须“以科制科”,以更高的科技手段防灾治害。

    专家们认为,市场和政府作为资源配置的“两只手”,都有重大缺陷,很难无缝对接。市场配置资源的动力是逐利,多数企业不能顾全社会利益,尤其是生态环境,甚至还会以个体利益损害整体利益,以短期利益截断长远利益。价格信号反映的往往是供求关系的一时情况,带有暂时性,又有些资本势力故意扭曲价格,把企业和消费者带入歧途。这就需要科技的力量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创造新的生产力,增强洞察力,缔造新的供求互动关系,引导企业善于在市场中占领先机,并顾全社会、生态利益。同时科技又能弥补官员的知识不足,提升客观调控的科学性、前瞻性。科技还可以帮助困难企业“会诊”,引导其脱困、转型。总之,科技是实现“两只手”无缝对接的粘合剂和“参谋长”。

    对于虚拟风险,主要是金融风险和信息风险,科技有利于克服信息不对称弊端。当前,互联网造成的信息不对称陷阱更多、更深,但规避、铲除这种陷阱,又需要依靠更高端的信息技术,即“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从微观到宏观,在依靠市场、政府“两只手”配置资源的同时,都必须借助现代信息工具探测、避开、化解各类信息不对称陷阱,防范资源配置中的误导。资源配置不仅需要“两只手”,还需要更高级的“雷达”和“电脑”,构建更高的智能机制。

    另外,科技创新能够突破资源稀缺和边际效用的传统界限,开拓资源配置的新领域、新工具和新业态,以新的理念、新的途径克服长期反复出现的供应与需求之间的脱节和掣肘,以高质量的经济元素和流程,使二者有效地形成互动机制。

    探索科技参与资源配置的三条路径

    杨承训等专家认为,科技参与资源配置至少有三条路径。

    首先,科技参与危险化品的生产、运输、仓储的资源配置最为迫切,应当认真借鉴核工业发展的思路。化学工业本身就是科技的产物,在其研制的同时或随后,一般都研究了其危险性及防治技术和要求,包括化工及原料、产品储库的分布、设施、管理、监控、事故扑救、事后处理、人身防护、救治、废物排放,还有与居民区商业区农牧区的距离以及各个程序的操作等,其中有的已上升为标准。只要自始至终严格遵循和运用科技进行控制和监管,就可避免或减少严重人为的安全事故,即使发生了也能及时

    而正确地扑灭和挽救损失。

    专家们为此给出了具体建议:

    ——对第一类危化品,要依据严格的科技标准,实行科技型“垄断”,在科技部门直接指导下由国家专营,要比烟、盐等专营更严格;对次级危险由科技机构专控;对危险稍小的如烟花爆竹,实行专管,有严格的规定和监管。

    ——建立电子信息监管网络,所有化危产品一律上网,对其设计、施工、生产、运输、储存、应用全天候监控,并有严格的报告制度。

    ——对相关行业的规划、布局、立项、设计、建设计划、操作规程、监管制度等,要通过有资质的科技专家所代表的第三方严格评审,并进行实地检查,要给予否决权,在此基础上再作审批。对资质专家和审批官员及机构也要进行终生责任追究。

    ——从业专业人员必须具备应有的资质,要考核上岗,从业监督人员、操作人员(包括一线工人)都要经过必要技术培训并考核上岗,实行交班和当班追责制。

    ——建立一支强大的高科技武装的消防队伍,其内部还要设置不同专业,逐步设置电子探测系统和消防机器人。同时,建设好适用的社会消防系统(包括设施)及其支持系统。

    ——加强以针对高危领域为主的消防科技研发,包括信息技术、机器人技术、空中监测及扑救技术、新型灾害消防技术等。发展实用的消防器材工业,普及消防知识。

    其次,对于工业生产、运输、服务项,探索科技全面全程参与资源配置的方式方法,如让科学技术及其专家参与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机制化、制度化,特别是决策、设计、评估;建立和发展多种多样的智库机构,包括参谋企业的经营和研发行为;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建立以科技为依托的信息反馈中心;配置科技示范区、“硅谷”、孵化器;建立严格的科学监督和评价体系,制定科学的标准和验收制度。

    第三是克服理论上的障碍。在经济学界,有的学者对科技的功效理解不深,突破不了“两只手”乃至“一只无形的手”的框框,认为科技知识仅仅是一种生产要素,不是资源配置的经济力量。杨承训等专家认为,事实上正是不同“档次”的要素和引力组合,才能形成新的系统功能。科技参与并不是代替“两只手”,而是帮助它们优化资源配置,做粘合剂、“参谋长”,构成“两手一脑”的三元机制,创立中国特色的新型经济学和新型资源配置、宏观调控机制系统。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