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9月16日 星期三
胸怀科技强军梦 践行航天报国情
——写在中国航天科工十院扎根贵州五十年之际

    本报记者  刘志强

    一支三线军工老牌劲旅,历经黔北高原三线建设战天斗地的风霜雪雨,历经改革脱困的阵痛和三线调迁,历经“断炊后找米下锅”的艰辛,再到如今踏上勃勃生机的新征程,中国航天科工十院(原061基地)走过风风雨雨50年……

    9月15日,记者从航天十院扎根贵州建设发展50年简洁而隆重的庆典上获悉,该院从城市到深山,再从深山到城市;从传统以军为主到军转民,再到军民融合发展,位于贵州高原的中国航天科工十院50年来,为我国科技强军、航天发展、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埋首深山铸卫国长剑

    航天十院院长李权忠介绍,1965年,按照党和国家的重大安排部署,一大批来自北京、上海、沈阳、哈尔滨、西安等城市的三线建设者进驻黔北深山,5年时间即创业建成一个配套完整的防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战略基地。

    半个世纪以来,航天十院始终坚持以军为本、航天立业,多型号并举、多兵种配套的研制生产能力日臻完备。先后完成了多项国家重点型号产品的研制生产任务,红旗系列型号武器装备在局部对敌战斗中荣立奇功,在我军实弹军事演习中屡创佳绩。

    1984年以来,凝聚着航天十院人心血和汗水,自主研发的我军主战装备四次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长期埋头深山创业奋斗的十院人,以无私奉献担顶梁之责,以赤胆忠心铸护国利剑,以航天科技强神勇之师,鼓我民志,壮我军威!

    十院还先后承担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和众多战略战术武器配套研制生产任务,化学电源、微特电机、电连接器、精密齿轮等配套产品表现优异。

    民品领域勇创佳绩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风起云涌的市场经济大潮中,航天十院发挥军工人才、技术优势,大力推进军民融合,走出了一条精专特新、多点开花、艰苦创业的发展之路。围绕装备制造、信息技术两大产业板块,努力构建形成以高端装备及系统、新材料及工业基础产品、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格局。

    2007年完成三线调迁后,十院以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为基础,进一步构建了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化平台。  

    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被贵州省政府批准为“贵州省产学研联合开发示范基地”,遵义园区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航天军转民装备制造特色产业基地”。

    十院先后在石油开采技术装备、应急救援技术装备、大功率液力变速器、超临界流体技术装备、现代农业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特种化学电源、微特电机、核级铸锻件、精密齿轮等产品的研制生产领域,发展形成了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优势和协作配套能力。其中,3000马力大功率液力变速器、3500L超临界萃取装备、智能多极大扩展比方舱、核级铸锻件等多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产品远销美国、德国、法国、俄罗斯、印度、香港、台湾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市场竞争的佼佼者。

    50年成为航天十院新起点

    进入新世纪以来,十院阔步发展,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营业收入从2000年的刚突破10亿元,跃升到2012年突破百亿大关。今天,矗立在爽爽贵阳、红色遵义的○六一基地,已转型升级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一个拥有27家企事业单位,1万6千余名员工,具有强大科技创新能力、装备制造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

    李权忠表示,十院将以50年为新起点,遵循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一主两翼三创新’,再谋航天事业新发展”的转型升级思路,重点围绕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开展工作,加强技术创新投入,不断提高技术、工艺研究水平,大力推进航天防务成本工程和民用产业价值工程,在经济建设上实现新跨越,力争到2020年营业收入达到300亿元。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