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9月08日 星期二
梯子沟突围战
□ 本报通讯员 尹威华 李晓霞

    白求恩医疗方队接受检阅尹威华摄

    ■探访史馆·震撼

    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校史馆,陈列着一本厚厚的《杨成武回忆录》,书签定格在485页,滚动播放是一位老人的采访视频,讲述的是同一个故事:梯子沟突围战。

    抗战时期,唐县、完县(今顺平县)和阜平县是晋察冀军区重要后方基地,学校、医院、兵工厂和被装厂都隐蔽在太行山天然屏障中。1941年反“扫荡”,日寇调集重兵围剿,白求恩学校师生分两个分队转移,其中二队由政委喻忠良率领在白银坨一带与敌周旋。

    10月5日,二队跟随杨成武将军率领的晋察冀军区一分区机关和两个连队从梯子沟突围到道士观。6日,护送伤员的学校师生,转移过程中遭遇到日军围追堵截。躲在大石头缝里幸存的百姓李登秀,亲眼目睹惨烈战斗场面:白求恩学校师生誓死保护伤员,冒着弹雨冲出血路突围。手无寸铁的女学员,有的趴在伤员身上挡子弹、抵刺刀;有的用手抓、用脚踢、用牙咬,与日寇殊死搏斗;有的喊着“抗战到底、决不投降”,扑向敌人刺刀……面对十倍于己的日寇,无一人投降或被俘,200余名白校师生和伤员仅突围50余人,其余壮烈牺牲。烈士鲜血顺着水沟流到小湖——白银湖。晚上百姓做饭,煮水的锅里都是烈士鲜血凝固的红豆,百姓端着碗嚎啕大哭。

    大平地情报站同志报告后,杨成武立即将梯子沟突围和“白校”学员的情况向聂司令员作了汇报,他在回忆录中写道:“这是他永远无法忘却的痛!”时至今日,当地百姓还说,白银坨满山红叶是白求恩学校烈士的鲜血染红的。

    经过近两年研究,行程晋、冀10余县2000多公里,走访李登秀等亲历者和地方史研究专家学者,已考证梯子沟突围战历史背景、战斗过程,确认部分牺牲烈士名录。抗战历史研究专家学者高度认同学校梯子沟突围战英烈群体,认为“可比同日、同一战场牺牲的狼牙山五壮士壮举,彰显了我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敢于战斗、慷慨赴死的民族大义”。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