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27日 星期四
能源与抗战
——记建立中国现代能源工业的几位科学家
文·张佳静
1939年玉门油矿的一个矿井
抗日战争期间资源委员会创办的最大企业——甘肃玉门油矿。图为油矿大门

    ■抗日战场上的中国科学家⑧

    抗战以前,中国石油工业发展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极其落后的状态,无论是工业还是民用汽油、煤油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陆续封锁了中国沿海的港口、海域和主要内河航道,中国的石油输入通道被切断,中国油品市场几乎陷入绝境。雪上加霜的是,抗战急需石油能源:主要铁路干线被日军占领,公路运输作用日趋重要,对日作战的几百万军队及其装备补给,以及政府机关及公私厂矿的人员、原料、机器设备等,几乎全赖卡车运输,极大地增加了对石油能源的需求,在当时有“一滴油一滴血”的说法。在这种极端困难的环境下,中国科学家毫不气馁,加快了勘探油田和建设石油工业的步伐。在这个具有开拓性的事业中,众多科学家贡献了自己的智慧与心血。

    翁文灏 西部石油勘探规划师

    翁文灏1889年出生于中国浙江鄞县,1902年考中清朝秀才,清末留学比利时学习地质学,获鲁汶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13年回国,先在丁文江创办的北洋政府地质研究所工作,1922年任地质调查所代所长,1926年至1938年间任所长一职。

    早在20世纪20年代,翁文灏就开始注意在中国境内寻找石油,尤其是在中国西部。翁文灏在地质调查所任职期间,该所石油工作的重点就是在西部大小盆地地区勘探石油。1921年,翁文灏和谢家荣奔赴河西走廊,对历史记载有石油产出的玉门地区做地质勘探,并首次提出玉门油田具有开采价值。1927年,翁文灏提出《开发西北矿业计划》,对西北金矿、石油矿及煤矿的开发利用有较详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对西北石油矿的开发意见,颇具卓见。

    1931年,翁文灏派地质调查所的谭锡畴、李春昱在川南调查石油地质;1933年,翁文灏又派王竹泉、潘仲祥到陕北肤施、延长等地进行石油考察;1935年,翁文灏派潘仲祥到四川巴县勘定探油井位,并设立了四川石油勘探处。1938年,又派孙健初、严爽等人赴甘肃玉门老君庙勘探石油情况。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为了快速充实国力,增加中国对日作战的能力,为全面抗战做准备,于1932年11月成立了国防设计委员会。在学术界享有盛名的翁文灏,在主持地质调查所工作之外,还加入国防设计委员会并担任秘书长,翁文灏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写到:我原是一个无大志的百姓,……只想在自己范围内尽一些力,做一点与自己兴趣相合与社会无害的小工作算了,……不幸命运不好,天叫我做不成太平之民,在这种国破家亡的时候,环境及良心不允许我在职业工作之外不想想别的心思。

    “七七事变”爆发后,翁文灏连发两份《告地质调查所同人书》,勉励地质调查所的科技工作者在抗战期间要各自善用其所长,为国尽力,并建议从实际情况出发,注意战时急需矿产的调查,尽快写出调查报告。他在文中说到:“科学的真理是无国界的,但科学人才、科学材料、科学工作的地方都是有国界的。”并要求“地质调查所员工务必全体忠心爱国,切勿做汉奸,切勿附敌国,为中国做好国民。”

    抗战期间,翁文灏的身份从一个科学家转向有科学背景的政府高级官员,他的生活主旋律由科学研究转向主持政府工矿业建设。抗战8年中,他始终担任经济部长和资源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主持厂矿内迁到玉门油田的开发,从对美、苏特种矿品的出口到后方工业中心的建立,他殚精竭虑。

    孙健初 玉门油矿的勘探者

    玉门油田是解放前我国最大的一个油田,1939年开始产油,年产4000加仑(1加仑=3.785升),到1944年已经达到年产400万加仑,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战时军需供应和生产发展的需要,不仅对支援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对新中国成立后石油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淀作用。在玉门油田的勘探和开发利用过程中,很多的科技工作者做出杰出工作,孙健初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孙健初1897年出生于河南濮阳,1922年进入山西大学工学院采矿专业学习,1926年毕业并留校任教。1929年因得翁文灏赏识,调入地质调查所任地质调查员。

    1937年,孙健初根据地质调查所的安排,参加了由上海中国煤油探矿公司筹备处组织的“西北地质矿产勘探队”,开始在甘肃永登、永昌、玉门、敦煌等处及青海部分地区进行石油勘探。勘察队在玉门的老君庙调查后,认为“希望不大”,但孙健初认为应该进一步工作。

    1938年11月,孙健初再次到达老君庙主持玉门油田的勘探。孙健初和严爽、靳锡庚及工人一行八人,骑着骆驼,带着粮食,从酒泉出发,时值数九寒天,风雪交加,勘探队员骑在骆驼背上时间稍长,便感到半身麻木,不得不下来活动。走了四天,太阳落山的时候,他们到了矿区,踩着积雪,沿着石油河东岸走下河谷,看到了河床里淌着的原油。

    靳锡庚回忆到:那时,山上连一条小路都没有,我们对地理不熟,费了很大力气才爬上一个又一个悬崖陡坡。由于天气冷,我们都吊着一条长鼻涕,落在平板仪上就成了冰棒。那时候没有水喝,爬山的时候就吃雪。饿了的时候拿出干粮,已经冻成了冰块。这时候就顺手拔些骆驼草燃烧起来,一边热饭,一边取暖,其工作之苦可见一斑。

    孙健初和全体工作人员,仅用半年时间,便查明了老君庙、石油河、干油泉、石油沟等地的生油层、储油层和地质状况,并完成了《甘肃玉门油田地质报告》,得出科学论断——“玉门是一个具有工业价值的良好油田”。

    孙健初逝世后,玉门油田在矿区中心建立了孙健初纪念碑,以纪念他在玉门油田勘探中做出的巨大贡献。

    孙越崎 陕北油田的开发者、 玉门油田的主持者

    孙越崎,原名孙毓麒,1893年出生于浙江绍兴县,1916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采矿科学习,1919年因参加五四运动而被校方开除。经蔡元培帮助,转入北京大学矿冶系学习,1921年毕业。1923年创办吉林省中俄官商合办穆棱煤矿。1929年至1932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深造,并到美、英、德、苏等国考察油矿和煤矿。

    1933年孙越崎赴陕北调查石油资源,并根据地质调查所王竹泉、潘仲祥的调查报告,筹备成立了陕北油矿探勘处。他迅速组织起两支油矿探勘队,并从德国和美国引进3套钻机设备,不到半年就打成了中国人主持的第一口油井。截至1935年在陕北钻井7口,2口投入使用,产出原油就地制成汽油、煤油、柴油、蜡烛等。1935年4月该油矿被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攻克并接管。抗战爆发后,陕甘宁边区政府利用陕北油矿探勘处的设备成立了延长石油厂,毛泽民是该厂负责人之一。延长石油厂生产的产品满足了陕甘宁边区运输、照明、印刷等方面需求,还有一部分煤油运往边区以外地区销售,或者换回边区急需的物资,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1941年3月孙越崎被任命为甘肃油矿局局长、总经理,负责经营玉门油矿。玉门油矿位于祁连山北麓的戈壁滩上,海拔2400—2900米,遍地砂砾,草木不生,每年结冰期在6个月以上,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为了尽快支援抗战,在短时期内,孙越崎率领员工,依靠自力更生,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建成了第一座石油基地,使玉门油矿成为当时中国开发规模最大、产量占当时后方石油总量90%以上的油矿,很快缓解了后方的严重油荒,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

    1942年,日本侵略军企图通过黄河的风陵渡侵入陕西,中国的抗日军队正是用玉门油矿生产的汽油,将苏联支援的大炮从新疆赶运到前线,击退了日军的进攻;1944年,美国空军使用玉门油矿生产的航空油,从四川成都起飞轰炸了日本占领的河北开滦煤矿电厂和日本首都东京,从而加快了抗战胜利的步伐。

    为了表彰孙越崎在玉门油矿建设过程中的功劳,中国工程师学会在1942年年会上授予他金质奖章,这是自该学会成立以来继侯德榜、凌鸿勋、茅以升之后,第4位金奖得主。

    (中国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对本栏目提供支持)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