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07日 星期五
怪异言行背后的考量
□ 段伟文

    社科院一位研究人员的博客抄袭及不当回应事件过去一段时间了。时值气候反复无常的仲夏,此事件引起了轩然大波,当事人立马成为众矢之的,也给其原单位造成了莫大的困扰。由于此事事实清楚,单位基本处理的方式应该是严肃的批评教育、责令道歉。在采取了这些“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必要举措之后,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深入考量,这涉及对人本身的关怀,即当事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极端不智的态度?

    其实,当事人“无权无势”,仅仅是位普通的退休研究员,为什么会做出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来?据了解,他早年经历坎坷,青年时代主要从事科学专业杂志翻译工作,其真正的哲学学术生涯很短,中间身体还出现过大问题。他虽勉强通过职称等名利角逐,但没有成为博导,种种理想与现实的鸿沟和不够成功的事实对其内心所造成的压力可想而知。

    此事件的表象与社会观感恶劣确是事实,但深层问题可能是不那么成功的研究人员的心理亚健康问题。即便从常识的眼光来看,当事人的一些话语风格之怪异,其所编造的理由牵强还振振有词,皆可见其中存在着复杂的心理因素。这种怪异的言行实际上类似于文学作品中的一些酸腐文人如方鸿渐、孔乙己等人的人格表现,而那些人的独白如果像今天这样拿到微博上晒,效果应该是类似的。

    因此,对研究人员的心理亚健康问题给予一定的人文关怀,应该是由此事件引出的一个有价值的反思。以人文社科研究人员与高校教师为例,特别是社科院的研究人员主要在家办公,加之教育部给社科院的研究生招生指标很少,没有多少学生可以交流,不那么有名的或业务不繁忙的大多数研究人员其实十分寂寞。有的人耐得住寂寞做出了成就,但这种寂寞也使他们长期处于见物不见人、门朝天开的状况,其社交能力与情商的发展受到限制,很多时候容易话痨、偏激、耽于臆想、自说自话。

    对他们中的不少人来说,有机会说比说什么重要,而且很多时候会把臆想和猜测当作事实来讲。这些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纾解,就会发展成严重的心理亚健康问题,它是导致很多学历、层级、文化程度高的人会在没有预兆的情况下爆发出偏执、硬拗等令人难以理解的行为的重要内因。我们应该曾经目睹或听说:一位平时很和气的领导或水平高的研究人员会因为门卫阻拦查证等大光其火、很多师生与同行合作关系最终以类似敌我关系结束……

    从科研人员的成长过程来看,很多人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却依然不那么成功是使心理亚健康情绪累积、放大乃至爆发的重要肇因。为了成就理想,科研人员特别是基础研究的学者往往牺牲良多,耽误婚嫁者有之,半路出家与中年学艺者有之,避短扬长与厚板钻孔者亦有之。但鉴于生涯规划、知识积累、研究方法、机遇把握、研究策略等方面的不足,使他们未能实现预想中的成功。

    而当自我认同与自我期许与其真实状况之间的落差大于其心理承受力时,心理亚健康的潘多拉的盒子就打开了:落寞、幽怨、孤愤、狷介、迂腐乃至狂傲与自暴自弃,这就是很多不那么成功的学者高处不胜寒的结构性人格悲剧所在。在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为了避免这种悲剧重演,我们应该从爱惜人才、关心人才的角度直面科研人员的心理亚健康问题,对此展开深入调研与多学科研究,寻找标本兼治的有效对策。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