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22日 星期三
我们为什么要大力推进计算机自主可控?
□ 蒋志翔

    随着信息、网络及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计算机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具。尤其在近年来,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更是跨越时空的限制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交流沟通的方式。在国家层面,政府、金融、银行、交通、电力、工业、商业、国防等等各行各业都在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计算机和网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小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大到国家的日常运转,都对计算机的依赖日益加深,然而我们不禁要问:“它们靠得住吗?它们真的安全吗?”很多人都知道自己正在使用的计算机中,安装的是Intel公司的x86处理器和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操作系统;使用的智能手机与ARM公司的ARM处理器和Google公司的Android操作系统也有着“亲密关系”。我们在不同场合用到的计算机产品形态是不同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计算机核心关键的处理器和操作系统95%以上都是国外公司的产品。

    关于处理器和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的重要性,有一种形象的说法是: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心”,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魂”。但是,“心”和“魂”是否健康、安全和可靠?是否可以一直为我们工作下去?是否留有后门?是否植入木马?是否存在逻辑炸弹?这些问题一直让人们放心不下,也可以说,长久以来我们的信息安全命脉始终握在别人的手中。近年来,Windows蓝屏事件、“棱镜门”电子监控事件、Windows XP停止提供服务、Windows 8存在重大安全漏洞、硬盘被植入间谍软件等关乎个人隐私、信息和网络安全的事件频繁发生,更是牵动着我们的神经,为我们敲响了信息安全的警钟。

    为了彻底摆脱信息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从根本上解决计算机及网络信息安全隐患问题,国家加大了相关领域的科研投入,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其中,信息技术列为《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的重大项目,处理器和操作系统等计算机关键软硬件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的“核高基”重大科技专项给予支持。此外,国家制定了《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中国制造2025》等相关政策和发展规划。

    经过多年的努力,完全国产化的自主可控处理器和操作系统等计算机关键软硬件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例如,自主可控处理器有“龙芯”“飞腾”等品牌,桌面操作系统有“麒麟”“红旗”等品牌,自主可控数据库管理系统有“达梦”“金仓”等品牌,自主可控办公软件有“金山”“普华”等品牌。拥有了自主可控的关键软硬件,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再遇到深层次的技术问题,特别是关乎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方面,我们就有了解决问题的有力抓手,不再被国外信息技术封锁和束缚,以往采用国外产品遇到的技术支持、服务和保障性等问题也都能迎刃而解。

    有了关键软硬件的自主可控,为我们进一步构建真正安全可靠的终端、服务器、网络和信息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我们采用国外处理器和操作系统时,对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更多的是在外围的应用软件层面开展工作,无法深入到操作系统内核、处理器指令和硬件架构一级,达不到更高的安全防护等级。实现了自主可控,我们就能给处理器增加自己的安全指令、安全功能和安全模块,甚至设计出具有创新安全架构的处理器;在操作系统内核层就做到安全增强,甚至开发出具有全新安全架构的操作系统。可以说,自主可控是我们今后走向自主发展的前提,为进一步在更高层次实现技术创新打开一扇门。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国家实现全面自主可控必须面对的种种困难。现阶段,由于国产化关键软硬件还处在发展的初期,虽然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产品,获得一个相对较高的发展起点,但是技术及基础的沉淀和人才队伍的建设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何况信息技术关系到国家之间的核心竞争力,先进国家在对外开放高端技术上势必会受到其国内的各种阻力。因此,我国现有的国产化关键软硬件与国外产品相比,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距。另一方面,国产化关键软硬件的应用推广时间不长,应用领域少,还存在着诸如运行不稳定、性能偏低、软硬件适配性不好、应用软件少等问题,在国内普通个人用户中的影响力十分有限,很多国民还不曾了解国家已经研发出了自己的通用处理器和操作系统,这就是我们在推进计算机自主可控建设道路上将要面对的窘境。

    国产关键软硬件要真正进入我们的视野,走到全面推广应用的阶段,需要开展大量而又艰巨的工作,其中实现众多现有Windows应用软件到国产自主可控软硬件平台上的迁移尤为重要。我们经常使用的应用软件大多数是基于x86处理器和Windows操作系统开发的,不能直接运行在国产处理器和操作系统之上。这些应用软件有的是我国自行开发的,有的是国外厂家的,即使是国内开发的,也可能是用到了国外厂家的工具软件和运行库,若得不到原厂的技术支持要实现应用软件的迁移甚至是无法完成的,例如工程设计中用到的很多EDA软件目前就很难实现迁移。

    由于应用领域的多样性,带来了应用软件的多样性,要完成种类众多的应用软件的迁移,无疑是非常艰巨的。有些应用软件经过长期的发展,其技术复杂度和难度不亚于操作系统,要在短期内实现完全国产化的难度非常高,以艰辛的技术创新寻求突破在所难免。这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需要我国信息技术产业链中有更为广泛的国内厂家甚至联合国外技术开放的厂家共同参与才能逐一破解难题。

    自主可控建设是关系到国家信息安全、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的一项“民族工程”,更是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成为科技强国必须要迈出的重要一步,具有十分深远的战略意义。国家自主可控产业化发展还有很漫长的道路要走,还有很多难题和瓶颈要攻克,自主可控的有力推进更需要众多国内企业共同参与形成具有核心优势的产业联盟,更需要获得广大国民的理解和支持,真正凝聚起“实现自主可控、摆脱受制于人”的理念和共识,推进我国自主可控计算机事业蓬勃发展。

    (作者系中国航天科工二院706所研究员、副总工程师)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