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广州7月16日电 (记者杨朝晖)“未来20年中医药科技发展将以重大目标、需求,回答重大科学问题为主线,全链条一体化实施,进入深化聚焦发展阶段。”在15—16日召开的国家中医药发展会议(珠江会议)上,专家共商“十三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国家中医药重点专项起草组组长李振吉教授提出,目前对中医研究的特点和规律认识肤浅,还是以还原为主,如何回归到以人为核心,将中医理念、理论体系转换为用科技手段解决大健康问题,是未来面临的挑战。
虽然过去20年,通过运用复杂科学、系统生物学、组学、网络药物学等手段初步实现了中医药研究方法现代化,但是目前科研已成为中医药跨越发展的瓶颈。作为中医药现代化倡导者,李振吉深有体会,比如,目前中医药已广泛应用于重大疾病临床防治中,但由于缺乏大量高级别循证证据,导致疗效判定、方案使用不统一,急需将研究方法升级为2.0版,系统科学、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更接近和适合中医的整体调节、综合治疗的方法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副司长李昱呼吁“用开放的心与多领域专家合作”,“我们现在取得的成就,是中西医专家,甚至多领域专家在一起共同努力的成果,一支多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创新的中医药研究团队是今后必须坚持的科研模式”。
走向大数据、汇聚融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科技部社发司生物医药处处长张兆丰提出,中医药要整合现有资源平台,多学科结合,搭建一个持续累计发展的平台,改变依靠传统学习积累的低效发展模式。
据了解,“十三五”中医药将以聚焦中医治未病、干预恶性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老年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精神心理性疾病与病毒感染性疾病等重大疾病为主线进行研发。每条主线以中医理论创新、临床诊疗成果产品研发、中医特色设备研发、名老中医和民族民间独特技术传承、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应用体系与典型示范等任务组织实施。
据悉,“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与治未病”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有望在本月底完成初稿起草工作,随后进入联席会、咨询会审定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