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6月18日 星期四
大学校园成为最具爆发力的“创客”阵营
文·本报记者 王海滨 通讯员 齐泽萍

    ■关注大学生创新创业

    “创客”,正在成为山西省大学校园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记者在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高校的连日采访中,发现学生“创客”阵营创造出的“无限生机”,在大学校园中处处可见。

    山西大学:“我要当创客”

    5月16日,记者走进山西大学自动化协会教室时,眼前一亮。教室正中间的长条桌上,三个分别一尺多高的机器人威风凛凛地站着,形象酷似《变形金刚》里的擎天柱、大黄蜂。桌上还散放着两个未成型的机器人。

    原来协会准备参加一场创新大赛,十几个大二学生正在将买回的零件加入自己的“创意”,使机器人活起来、动起来。

    协会负责人李靖,拿起一个红蓝色的“擎天柱”放在地上进行演示。正在前行的机器人在遇到记者伸出的脚后,自动停住,绕开后继续向左走去。三面都有障碍时,机器人可以两次转身向后走。

    另一个机器人的双手是“3根手指”的大钳子,可以抓握东西。“这是个非常简化的智能机器人,可以像家里的保姆一样,遥控它去做一些事儿。”

    据了解,像山西大学自动化协会这样学生自发组织的社团,在山西高校有很多。大家创造发明的积极性非常高,参加社团活动的学生越来越多。

    “我也想成为一个‘创客’,希望自己的创意能够应用到实际中,产生真正的价值。”李靖说。

    太原理工大学:手脑结合培养适用人才

    与高校里众多的社团不同,在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常晓明教授的带领下,该校“晓明研究室”的创意已经和企业、市场成功接轨。在太原理工大学逸夫楼六层一间100多平方米的教室里,记者见识到了“晓明研究室”的成果。

    室内看上去比较零乱,各种电路板、组装元件堆满了中间区域。遥控飞机和触摸屏式电子茶几吸引了记者眼球。“我们研发的电子茶几去年3月份已经投放市场了,市场价在4到5万元。”太原理工大学博士生刘卫玲介绍。这款茶几,从外观上看,和普通茶几差不多,但是它的桌面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型显示屏,可以看书、可以玩游戏。而且使用起来和正常茶几一样,并有不怕烫、不怕重物压、不怕水的特点。

    教室最里面,常晓明教授正指导学生进行另一个项目的测试。

    “平时我们给学生的选题基本上是围绕着电力,也有与美工有关的、与机械设计有关的,但这只是个方向,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搞一些研究和创造。”常晓明说。

    因为实用性强,“晓明研究室”的许多研究项目已经被企业采纳,还有一些项目是按照企业需求研发的。比如常教授正在做的矿热炉增加装置。

    “年轻人的思维很活跃,有些是我们想也想不到的,我就是要给他们一个空间,让他们尽情发挥。等他们把大学基础知识学完,并在这里做了三年的实践,毕业以后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创新创造。”

    中北大学:园区效应催生成熟企业成长

    在中北大学6号楼,有700平方米的教室是大学科技园的“创客”场所。山西中北国家大学科技园自2009年创立以来,这栋大楼里已孵化成熟了20多家企业。

    “老师与学生依托学校的实验室资源创新创业,科技园为他们提供服务,培养孵化。孵化成熟的企业主要涉及软件、材料、化工、网络等领域。”山西中北国家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勇说。

    从2009年到现在,已陆续有100余家注册小微企业入驻科技园,通过3年免房屋租赁、财务托管、免费培训、项目集中申报等多种服务,有20余家企业已经成功“毕业”,并创造了产值。太原华纳方盛科技公司以做航天非标产品为主,入驻科技园后,经过孵化成功,现在已是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年产值达2000万元。

    据了解,山西中北国家大学科技园是2009年2月被科技部和教育部联合认定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大学科技园以中北大学为主导,运行模式为“多校一园、一园多区”,主要依托高校为中北大学、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建设有中北大学主园区、山西大学分园区和太原理工大学分园区。截至2014年底,科技园共有各类科技型企业123家,其中孵化企业79家,师生创办的企业80余家,累计“毕业”企业29家,从业人数1000余人。2014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2000余万元,在孵企业总收入7731.4万元,上缴税金248万余元。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