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6月15日 星期一
创新平台点燃创客梦想
——江苏“一条龙”服务助推大众创业迎来新时代

    □ 通讯员 孙欣沛  本报记者 张 晔

    “没想到这里的创新环境这么好,尤其是创新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我们‘量身定制’财税管理、企业管理等一系列企划方案,让我们很快走上正轨步入发展快车道。”记者采访常州璟胜自动化有限公司总裁金加法,这位来常州创业的创客人才不无感概地说。

    面对眼下涌起的大众创新创业大潮,江苏科技部门未雨绸缪,建成各类为企业服务的科技创新平台500多家,包括重点实验室、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服务示范区等,厚植沃土,助力草根创客圆上“创业梦”,支撑江苏产业提档升级。

    亲服务,解“水土不服”之忧

    创办一家公司得懂营销、懂市场,很多科研人员、海归博士虽然技术过硬,却不了解国内市场环境,创业之路刚刚起步,往往折翅而归。

    而在常州精密工具产业公共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创业就变得简单多了,创业者只需要专心搞技术研发,剩下的譬如办公场地、行政配套,甚至前期的市场开拓等都可交给服务中心“代理”。

    金加法曾在荷兰飞利浦公司、瑞典ABB机器人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就职,2010年来常州创业,服务中心为其提供了1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且三年内免收租金,配备了专员入驻,帮其注册了常州璟胜自动化有限公司,还积极为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牵线搭桥,依托上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科研能力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同时辅导企业申报省高新技术企业、专利、商标等,使困扰了大多数外来创业人才的“水土不服”症状消弭于无形之中。

    在昆山工研院,创业同样“简单”。2014年初,华中科技大学的几位科研人员带着3D打印技术来此创业,工研院帮其注册成立了昆山博力迈三维打印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总经理助理赵玉林告诉记者:“工研院主动和我们对接,不仅使得我们的机器跟传统的机加工产业有了很好的配套,而且还帮助博力迈开拓全国市场。”

    一般模具厂在开模前需要做一个功能样板,验证产品的可行性,在传统技术上是要做手感模,如今采用博力迈研发的3D打印技术,成本只需要原来的四分之一,效率可提高三到四倍。像这样“技术创新+工研院助推”模式下实现的双赢,还有很多。昆山工研院董事长沈军告诉记者:“我们通过资金、科技等支持,为企业提供快速进入市场的商务模式、商业团队、商业理念等系列服务,加速企业成长。”

    两年前,赵宏刚在东京考察之后,怀着一腔热情来苏州创业,无场地、无团队、无资金的他,在苏州工业园区动漫产业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帮助下,创办了苏州功夫家族动漫有限公司,《卫浴也疯狂》、《小童猫之喵星来客》等优秀的动漫作品已走进无数孩子的童年。与之类似,台湾人张国祥在省动漫产业服务中心的帮助下,创办了苏州跨界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其主打产品“饭见”让很多人耳目一新……

    “近年来,江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重政府引导作用,优化仪器、人才、专利、文献、资金等科技资源布局,最大限度地激发创新创业活力,营造‘创业零成本、创新无极限’的良好生态氛围,服务了一批优秀的创客企业家。”省科技厅副厅长蒋跃建介绍说。

    破难题,脱“技术难关”之困

    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成长阶段需求各不相同,科技创新平台所提供的,就是有针对性、精准化、专业化的“个性”服务。

    日前,无锡胡埭面罩厂经历一场童话般的蜕变。企业销售员李先生告诉记者,“一个普通的手持式面罩仅需30元,尚无人问津,而加上设计元素的头套式面罩价格却翻了一百倍,仍然供不应求,还远销欧美。今年我们的收入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

    老李收入的改观,得益于省工业设计创业服务平台。无锡胡埭面罩厂原是一家制作工程安全类产品的公司,虽然产品质量很好,价格低廉,但市场占有率低,货物积压较大,公司日渐萧条,面临倒闭的风险。省工业设计平台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建议企业从工业设计的角度改进产品工艺。在外观和功能方面突破传统设计,将面罩由手持式整改为头套式,光线区也从普通玻璃改为可控光玻璃,并且从性能上进一步优化。新产品一出来就火爆市场,销量很快突破3000万件,为企业创造了高额的利润和价值。

    江苏上骐农业装备有限公司以生产服装加工辅助设备、机械设备用电动机等产品为主,后来打算进军农用联合收割机市场,但是一点基础没有,从研发、中试到生产都要从零摸索。公司找到了位于江苏大学的省农业装备与智能化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希望可以共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中小型联合收割机。

    实验室安排技术专家李耀明教授率队进行图纸设计,经过一年时间的修改、调整和试制,制造出样机,2014年9月,李教授又带领2名教师,1名实验室技术工人和12名研究生进驻企业,现场进行图纸修改、机型改造等工作,成功研发具有国际独创性的履带式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经科技成果鉴定该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且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该产品已通过小试,目前正处于量产化阶段。

    据了解,“十二五”以来,江苏省科技创新平台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逐渐发展成为全省创新创业的重要根据地。以重点实验室为例,全省重点实验室拥有两院院士46人,2014年申请发明专利3052件,承担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189项,成为全省原始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集资源,塑“创新生态”之圈

    早在去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概念,今年3月,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指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双引擎”。

    而在江苏省科技创新平台的框架下,有创业投资公司、有产学研平台,覆盖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新孵化、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专业服务,使得众多资源在手中盘活,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促新苗发芽,令老树开花。

    中科院苏州医工所为了让更多实验室里的高端医疗器械成果转化,成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化主体平台——苏州国科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立投资规模3亿元的“苏州分享高新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此举助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生物指示剂及配套检测仪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以及“双波长激光治疗仪”等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深闺”,从“纸”变“钱”。同时培育了包括苏州国科闻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国科华睿生物医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在内的10家高新技术企业。

    “从某个层面来说,工程化类似于孵化器,但我们与传统孵化器有所不同,我们有工程化技术和综合服务能力,有多种资源共享,比如政策、启动资金、公共设备等,有很好的分配机制,经过孵化的成果是成熟的,产出的是产权明晰的公司。”苏州医工所所长唐玉国介绍说,从立项到研发、小试、中试以及投产、推向市场等一系列环节,工程化平台会持续跟进,可以说这一平台为科研成果转化解决了最大的难点,对国产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昆山工研院在创新生态的构建上也有自己独特之处。董事长沈军告诉记者:“工研院想做的创客空间,不仅是将兴趣变成产品,或是从产品到企业,而是涵盖完整的创业过程。既要有创客的模式,又要有新兴能力孵化器的机构整合,还要加上两岸特色,综合杂糅,打造有别于其他的创客空间,为创新创业提供一个不同的版本、一个全新的探索。”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