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6月06日 星期六
丢不了也忘不了 输入只用脑
“脑纹”比指纹和传统密码更安全

    科技日报北京6月5日电 (记者王小龙)“需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或特殊字符,长度至少8位……”,在网站注册新用户或设置网银密码时,每每看到这样的提示就让人头疼不已——强密码虽好,可实在记不住!日前,来自美国的一项发现有望把人们从这样的苦恼中解脱出来,“不动手只动脑”就可完成密码输入,安全性甚至比指纹还要高得多。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神经计算》杂志上。

    负责此项研究的美国宾汉姆顿大学的科学家将这种独特、可回收、持久性的生物识别方式称为“脑纹”。他们研究发现,大脑对某些词汇的响应方式或可用来取代密码。

    为了验证这一理论,研究人员对45名志愿者进行了实验。志愿者们需要在佩戴脑电图读取设备的情况下,分别阅读诸如FBI、DVD和WTO这样的缩略词,一共有75个之多。在这个过程中,研究人员会记录每个志愿者在阅读缩略词时大脑的反应。结果发现,在阅读这些词汇时,每个人的反应都有所不同,以至于计算机系统能够根据脑电波反应识别出不同的志愿者,准确率高达94%。这表明,脑电波可以作为安全系统来验证一个人的身份。

    论文合著者、宾汉姆顿大学心理和语言学副教授莎拉·拉斯洛说,这种生物识别方法具有天然的优势,它不像指纹或者视网膜那样能被恶意窃取,并且是可取消、可更换的。如果一个人的指纹被窃,他不可能通过更换指纹的方式解决指纹泄密的问题,指纹一旦泄密,对一个人来说就是永远的。而“脑纹”存在于一个人的大脑当中,从外部无法察觉,无法窃取,不会丢失,同时在需要时也能通过更改激发词汇的方式进行更换。

    宾汉姆顿大学电子计算机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学副教授金占鹏(音译)说,人们往往觉得类似的应用只会在像美国五角大楼和空军实验室这样的地方才会使用,而实际情况是,那些地方并没有那么多授权进入的用户,被授权的用户也没有不断使用这种方式来授权的需要。相比之下,像普通消费者经常会用到的电脑登陆或互联网支付,用“脑纹”则更加快捷便利。当然这种生物识别方式在被用于高安全应用时也有一定的潜力。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