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6月05日 星期五
“隐形生物导弹”有望消除化疗副作用

    ■最新发现与创新

    科技日报北京6月4日电 (记者马爱平)植入的血管支架会出现狭窄导致血流不畅,癌症病人化疗后体质会衰弱甚至死亡,这都是因为目前使用的生物材料不能满足生物相容性要求,在临床应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副作用。如何设计并提高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将仿细胞膜聚合物表面改性技术,应用于靶向性药物的纳米载体制备,如同“隐形生物导弹”,消除癌症化疗等药物治疗的毒副作用?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宫永宽领导的研究小组获得了新进展。

    记者4日从西北大学获悉,宫永宽领导的研究小组,经历了12年的努力,完成“仿细胞膜结构聚合物表面改性技术及应用”研究成果,通过了陕西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评审专家组认为,该成果在构建仿细胞膜结构涂层技术及改性人工肺主要性能指标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据悉,研究小组将细胞外层膜中发挥生物相容性作用的磷酰胆碱基团,以及能与材料表面发生固定作用的功能团,组合在聚合物的不同侧链末端,建立了使用简便、普适性强、生物相容性优异的仿细胞膜结构聚合物表面改性方法。

    “该成果通过简便的表面涂覆方法,可在几乎所有生物材料表面构建稳定的仿细胞膜结构涂层。”宫永宽说,这种表面涂覆固定的涂层,克服了国际上现有商品仿细胞膜涂层脱落的潜在危害,还降低了生物材料及其医疗器械产品表面凝血及血栓形成,抑制排异反应,目前使用的生物材料及其医疗器械产品,均可用仿细胞膜涂层技术进行改性处理。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