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6月01日 星期一
一周国际要闻
(5月25日—5月31日)

    本周焦点

    单分子二极管问世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个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技术,成功创建出首个单分子二极管,其整流比达到了250,性能比之前的所有设计要高50倍,有望在纳米器件领域获得实际应用。

    单分子器件是电子设备微型化的极致。此次能够采用化学和物理学概念设计单个分子电路,并让它具备一定的功能性很不容易。目前研究团队正努力理解这项成果背后的物理基础,试图采用新的分子系统进一步提高整流比。

    外媒精选

    你的下一步行动可被预测

    挪威科技大学研究人员发表在《自然》杂志上一篇论文表明,通过观察大脑中的神经活动信号,可以判断你下一步将去哪里。实验中,他们令大鼠在一个连续迷宫中用一种交错的方式跑动,同时研究人员对其前额皮质、丘脑和海马进行了电生理记录,分析了大鼠决定路线时神经元的活动,最终发现,可以根据放电的强度获取实验对象下一步行动的信息。

    本周争鸣

    对人工智能武器,该表态了!

    英国《自然》杂志评论文章表示,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领域的专家,必须要决定他们是支持还是反对致命自主武器系统(LAWS),就像当年物理学家对于核武器表态一样,因为“这一领域的风险很高”。文章表示:“致命自主武器系统被描述为战争的第三次革命,而前两次是火药和核武器。”而如果什么都不做,就等于是支持继续发展和使用。

    前沿探索

    时空泡沫的大小远超预测

    美国科学家近日使用X射线和伽马射线观测技术,研究了宇宙中最遥远的物质,发现时空泡沫的直径大约是氢原子核的千分之一,而不是亿分之一,即是说比之前预测的要大得多。他们的研究结果给时空的量子本质或“泡沫性”划定了底线。

    科学家发现新的“痛觉基因”

    英国剑桥大学领导的科研小组最近识别出一种新基因PRDM12,对痛觉神经的产生和形成至关重要,可作为药物标靶,有助于开发出缓解疼痛的新方法。迄今为止,PRDM12基因是人们发现的与痛觉缺失有关的第5个基因,以往发现的2个基因已为人们带来了新的止痛药。

    NASA将对新太空飞船进行第二轮测试

    NASA将于6月2日对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LDSD)太空飞船进行第二轮试验发射,发射地点是位于夏威夷的美国海军太平洋导弹靶场,其将在地球大气层中模拟飞船减速进入火星大气层。LDSD任务由NASA的喷气推进实验室主导,是NASA在2025年将人类送上小行星和2030年将人类送上火星计划的一部分。

    “最”案现场

    可能是最环保的计算机芯片

    电子产品通常由不可再生、不可生物降解并可能有毒的物质制成,其更新换代速度之快,带来的是日益沉重的环境负担。而美国科学家证实了用由木材制成的柔性可降解材料——纤维素纳米纤维(CNF)作为计算机芯片基底的可行性。其性能堪比现有芯片,但制造工艺可谓超级环保。

    一周技术刷新

    德发明太阳能电解水制氢新工艺

    德国赫尔姆茨太阳能燃料研究所的科学家采用特殊纳米材料,发明了高效利用太阳能制氢的新工艺。这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因为电解水制氢过程最好是在酸性环境下进行,但这样的环境容易使太阳能电池生锈,且消耗大量电能,而此次新的纳米材料很好地规避了这个问题,可以使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达到80%。

    光基因学技术帮助失忆小鼠恢复记忆

    多年来,神经科学家一直在争论退行性失忆的原因,而用光激活脑细胞,找回“丢失”的记忆或有助于解答这个问题。最近,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就利用光基因学工具,让因缺少记忆巩固过程而遗失记忆的小鼠重新恢复了记忆,该成果或将解释退行性失忆的真正原因。

    奇观轶闻

    会修复自己的机器人?

    “不需要提前设定和人来操控,受损后能自行适应新情况,改变移动方式,直至完成任务。”这就是一种新出现的机器学习算法,能够让受损的机器人在短时间内适应新情况,恢复执行任务的能力。经试验,该技术在一个六条腿走路的机器人和一个机械手臂中均被证实可行,未来有望帮助科学家开发出更稳健、高效和自主的机器人。    (本栏目主持人 张梦然)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