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5月28日 星期四
腰突症防治需要科研与科普并重
□ 王少怀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疾患之一,老百姓俗称“腰突症”。近年来,国内腰突症的前期症状——腰痛的门诊发病率高达18%,仅次于感冒,患者呈年轻化的趋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董健教授对腰突症的发病机理和临床治疗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同时他还带领课题组广泛宣传预防和治疗腰突病的知识,受到了广大患者的交口称赞。

    探索微创治疗理念

    目前治疗腰突症主要采取手术和保守两种方法。但很多人包括患者和医生都认为,得了腰突症就必须采用手术治疗,而董健教授打破了人们的这种惯性思维,使腰突症治疗的理念有了新的突破。他根据青年、中年和老年人不同人群的不同病理类型、病理阶段和临床表现,以及患者的年龄、心态、工作状况等,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实践表明,85%的腰突症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可以获得治愈或明显缓解,只有15%左右的病人在经过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极为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时候才需要通过手术治疗。

    经典的腰突症的手术方法是在显微镜下进行显微外科髓核摘除手术。经董健教授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一天即可下床,两天即可出院,并且功能恢复良好。而董健教授针对某些特殊类型的腰突症包括合并腰椎不稳、滑脱、椎管狭窄等则采用微创的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他强调:“微创是一种理念,是尽量减少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而绝不仅仅是在开刀的时候把创口做小。”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和手术术式的不断改良,现代的腰突症手术术式对患者的损伤已大大减小,也更符合微创的治疗理念。

    加强运动 预防为先

    董健教授在临床上治疗腰突症时,经常会遇到由于一些人对腰突症认识上的误区而延误治疗的事情。董健教授对腰突症患者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他说,腰突症患者发病时应到正规医院就诊,注意卧床休息,最好是平躺,不要进行跑步等运动,更不要轻易做按摩。腰突症患者不应轻易接受手术治疗,因为没有一种手术方式是完美无缺的,而保守疗法则是目前治疗腰突症的主要方法。保守疗法是通过卧床休息、脱水消炎、营养神经等方法来消除神经根由于受压导致的炎症,从而缓解疼痛。

    在谈到腰突症的发病机理时,他主张,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就会减少腰突症的发生。现在都市里肥胖者多,增加了腰椎的负担。而办公室白领、重体力劳动者和司机在患者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甚至一些中学生也因久坐而发病。这是因为久坐而引起运动量减少,同时缺乏锻炼,会导致腰部肌肉力量下降,对脊柱的保护功能减弱,容易诱发腰突症。所以患者一定要注意控制体重,改变久坐的习惯。坐着时要挺胸,避免长时间前倾姿势,还应增强腰部肌肉锻炼。在中山医院的“好大夫网站”董健教授的个人网页上有一套专门适合腰突症患者学练的FLASH动画。

    实现临床治疗与科普互动

    董健教授常说,衡量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的标准之一,不仅是要看他给多少患者动了手术,还要看他如何帮助患者有效地避免手术。

    董健教授每天连续几台手术,常常手术到半夜,第二天一早又到了病人床前查房。董健教授由此而思考,即使中山骨科的团队再能干,手术做得再多,救治的患者也非常有限。因此,重点在于预防。为了减少腰突症的发病率,他非常重视向大众普及腰突症正确的防病治病知识。他和中山医院骨科的同事们,在诊治了数万例腰突症患者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并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先后编写了普通版和升级版《专家解答 腰椎间盘突出症》丛书,以及补充版《细说 腰椎退行性疾病》。董健教授在病房、门诊时会随身携带此系列书,送给患者。这套丛书是以患者问题为写作导向,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版的科普读物,三本书稿的电子版都放在“董健大夫个人网站”,供读者免费阅读,网站访问量达到三百万次。该系列丛书还得到了上海市科普书籍出版社的专项资助。

    项目组还走出医院,将社区普及、基层医院示范、权威媒体及网络新媒体等加以综合运用。他们前往江、浙、沪、新疆等地的基层医疗机构规范腰椎疾病的诊治,共开展了100余场的科普宣传,并对1000余名基层医生进行了培训。项目组还认真采纳反馈信息,开展相关临床课题研究,并获得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基金支持。实现了科普、临床与科研的良性互动。使得腰突症的防治成为一个大型的综合性的科普项目。董健教授由此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也是非常难得的以医学科普项目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奖。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