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获悉,同济大学“工业4.0-智能工厂实验室”今年将通过云平台与德国合作伙伴萨尔兰德应用科技大学的智能工厂实验室联合开发全球化的智能工厂生产管理系统。
由同济大学建设成立的全国首家“工业4.0-智能工厂实验室”于2014年10月28日在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落成。整个实验室由操作机器人、加工设备、传送设备、检测设备等硬件构成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同时由计算机服务器、传感器、射频识别设备等构建信息物联网,并通过上层软件将整个系统连接成为一个高度集成的CPS网络,实现了工件与工件之间、工件与机器、人与机器之间的实时通讯以及协同工作。
该实验室主任陈明介绍,自实验室成立以来,依托学院中德合作平台,由中德专家、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和开发的实验室虚拟仿真系统即将完成,并将被应用于实验室的教学和科研活动。
据了解,该实验室以教学和科研并重,为培养符合未来工业发展需要的卓越工程师提供师资和实验场地;同时将广泛开展应用研究,为企业提供生产流程可视化、自动化、集成化、快速响应的系统解决方案。
陈明说,工业4.0对传统的高等工程教育发起了挑战,涉及多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高校的工程教育应当积极应对,主动求变,组合优质师资,打破专业限制,开设现代理论与技术课程,并通过与先进企业联手发展,面向未来培养符合“工业4.0”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为培养面向未来的卓越工程师,同济大学结合自身工科特点,以及“工业4.0-智能工厂实验室”的优势资源,在中德工程学院开设了全国首个以工业4.0为主题的课程——《工业4.0导论》。
“该课程为青年学子提供当前工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熟悉发展工业4.0的步骤、实施方案及未来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还将与西门子、菲尼克斯、库卡等一批跨国企业和全球知名大学合作开展应用性课题实践项目。” 陈明说。
近日,同济大学就举行了“准备好迎接工业4.0了吗”为主题的中德工业创新和教育改革战略研讨会,来自中德两国政府、企业和高校的专家,共议发展工业4.0的核心要素及由此给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研究与应用带来的挑战。
目前,一些跨国公司正在与实验室接洽合作。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已与实验室开始了智能物流仓储管理系统的研发;德国卡尔蔡司公司已经与“工业4.0-智能工厂实验室”签署了协议建立“智能检测教育科研基地”,参与实验室智能工业检测的教学和科研;德国SAP公司将与实验室联手开展企业资源计划等系列软件的应用性研究;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也将与实验室合作开发智能工厂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马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