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可穿戴稍微泼一点凉水,不要太热,要稳步前进。”面对当前火爆的“可穿戴热”,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发出产业提醒。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铨对此表示了相同的意见。
4月23日—25日,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以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共同主办的“2015可穿戴与医学变革研讨会、第五届全国可穿戴计算学术会议”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举行。会议同期还举行了“2015创客论坛:智能穿戴方案与体验”、“2015创客·投资人·产学研政领袖峰会”及“创客时尚T台秀”活动。
在4月23日的院士论坛上,俞梦孙、姚建铨等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智能可穿戴和医学变革进行了解析和研讨。
针对当前可穿戴产业的片面发热,俞梦孙提出了五点建议。他说,发展可穿戴产业,首先要摆正“目的点”,特别需要具有SIR模式的可穿戴技术,要在可穿戴条件下方便调控,增进健康,而不能把第一目标放在经济上;第二,可穿戴设备要从生理原理上发明与医学需求接轨的新技术,比如血压、生物反馈等;第三是要从电子技术角度设计低功耗ASIC、新电源等等;他认为,在我国发展可穿戴产业不要盲目与国际接轨,要鼓励扶持中国原创,建立自己的标准;最后,他建议为发展可穿戴产业建立专项基金。
在《简谈穿戴仪器为远程医疗及智慧养老开辟了捷径》的报告中,姚建铨提出,现在面临各色错综复杂的可穿戴设备,需要统一的可靠的管理、分析和服务的共享平台,这是可穿戴设备发展的突破点。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生物医学工程中心主任奚廷斐教授说,行业人士应当重视一些客观问题。比如,很多可穿戴产品多为智能手机“配件”,独立性不强,目前一般还是辅助的工具,功能不完善,精度也不够。他指出,大部分智能可穿戴设备都强调以数据为中心,以期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可靠数据分析,但是由于大数据服务平台进行数据总和的方式标准各不相同,导致数据标准多样化,不同平台间的数据不能互通,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机交互设计和用户体验。同时,当前可穿戴产品电池耗能寿命还比较短。另外,费用昂贵,渗透率低,这也是目前可穿戴发展中的一个问题。他说,如果这些方面得不到突破的话,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可能停留于表面好看,但实际应用却一直不能向前。
会议中有人提问,如何看睡眠监测市场的需求以及睡眠监测的技术的发展或未来?对此,长桑科技总经理韦传敏说,他个人反对用手环的方式来做睡眠的,因为睡眠学科必须跟大脑相关,是脑科学的最终结果。现在的手环还不能真正解决睡眠问题。他的回答,让人们对当前可穿戴设备的功能应用开发提出了思考。
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院长樊建平说,目前可穿戴产品的相关技术开发,基本上还停留在人的表皮,因此他认为当前可穿戴技术还只是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在他看来,可穿戴产品技术应当“由表入里”,这里面的发展空间还非常大。
在可穿戴设备领域,深圳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最新统计显示,深圳可穿戴设备企业已逾千家,年产值已超10亿元,在全国乃至全球占领了先发之机。深圳可穿戴设备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已正式出台,市财政每年拨出5亿元作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然而,也有业界人士分析认为,前景看似一片光明的可穿戴产业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市场上缺乏“杀手级”应用产品,导致可穿戴市场一直处于“外热内冷”的尴尬境地。据不完全统计,深圳从事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研发的企业超过300家,而更高技术含量的智能眼镜、智能头盔等产品难觅踪影。这一现象的背后,既有深圳智能终端硬件领域积累深厚之喜,也存可穿戴设备软件和应用服务层面实力较弱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