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5月15日 星期五
舌尖上的那些事
宗宝泉

■茶余饭后

    科技日报于5月13日、14日连续两天,以《这些关于草莓的流言,你“中招”了吗?》为题,刊发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副理事长、青岛农业大学教授姜卓俊写的文章。此文是5月8日发给编辑的一封电子邮件,题目是“妖魔化”草莓真的有毒吗?文中针对“五一”前后北京的那场“草莓有乙草胺残留不能吃”的“草莓风波”作科普。如今,这场风波平息下来。北京草莓似乎也不再背黑锅。然而,笔者认为,舆论风波可过,农民的经济损失却难挽回。特别是留给人们心灵深处的思考,还应继续,不该过去。

    近几年来,有关食品的“风波”不少。四川的生虫柑桔,山东的毒花生,西瓜使用“膨大剂”等等,一度闹得沸沸扬扬。最终证实都是传言、误传、谣言。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一时有那么多人跟风呢?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因为社会上确存食品安全隐患,人们关注,敏感,出现“跟风”也在情理之中。但在网络化时代,信息传播,成本极低,速度极快,人人可为,“跟风”会迅速形成舆论潮。流言也好,谣言也罢,如果不加防范,不加治理和遏止,任其肆意传播,不仅害及农民,还会破坏人心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这就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各种信息良莠混杂,公众如何辨真伪,不跟风?今天的舆境下,传播者如何自律以确保信息真实准确,有关部门如何正确引导舆论让公众知情,如何监管到位,如何在法制的轨道营造健康的传播环境?诸多问题,值得深思。

    有人说,流言,传言,谣言,之所以能传播,有市场,源头是有制造者,除别有用心者外,大都是凑热闹,自己没搞懂或没弄清楚,以讹传讹,盲目跟风,使传言形成市场,带来严重后果。历史上,因传言背上黑锅的事不少,教训深刻。仅举乌鸦一例。不知什么时候起,人们传说“听了乌鸦叫会倒霉”。为此,乌鸦背上不祥之鸟的黑锅,被人们所厌恶。

    其实,乌鸦除了羽毛黑,叫声难听外,一是孝,一是聪明。汉代著名学者许慎,在其《说文解字》中说:“乌,孝鸟也。”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禽部》中也提到:“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孝矣。”所谓孝,是说老乌鸦不能捕食时,儿女会给父母喂食,以报答哺食幼鸟的养育之恩。乌鸦还很聪明。有一组照片为证。在日本东京闹市区,一只乌鸦叼着一只核桃投到车行道上,然后飞上电杆,等着过往汽车把核桃壳轧碎再趁车流稀少的时候,飞下去捡拾核桃仁。你看乌鸦多聪明!

    可是,由于传言,乌鸦背上的黑锅,害了这种鸟多少年!真的“谎言重复千遍也成真理”?所以,遏止传言、谣言,不可小视。

    遏止传言、谣言,净化舆论环境,非一朝一夕,需多管齐下,需全社会不懈努力。需法制保障,设置“高压线”,让传播谣言付出代价。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自觉不信不传不实的信息特别是流言。更重要的是,加大科学普及宣传的力度,把对公众的科普,作为科技工作者的一种工作常态。而不是出了事才想到去科普去僻谣。如今,“人人都是记录者和信息传播的参与者”,这就更加需要公众成为智者,保持清醒的头脑,有智慧,有见识,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常识,不盲目跟风,不人云亦云,不传不信那些捕风捉影,似是而非的流言、传言。让流言止于智者。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