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5月02日 星期六
草莓种植一定要“打药”吗?
——北京市草莓抽检均未检出乙草胺

    本报记者  蒋秀娟  通讯员  陈敏姬  赵 瑛

    近日,央视财经频道报道了北京市场上的草莓农药残留超标,其中残留的乙草胺为致癌物,引发了北京市民的广泛关注。对此,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近日对全市草莓市场展开抽检,检测结果显示,175个样本均未检出乙草胺。

    那么乙草胺究竟是什么样的物质?为什么要使用乙草胺呢?如何确保草莓种植的安全?

    北京草莓进行全市抽检

    乙草胺属芽前除草剂,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某些一年生阔叶杂草。乙草胺在土壤中的持效期45天左右,主要通过微生物降解,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小,主要保持在0—3厘米土层中。乙草胺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可能对水体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而如果长期食用含有乙草胺的食物,可能就有致癌性,美国已经把它列为b-2类致癌物。

    4月27日,北京市食安委办公室组织农业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对全市草莓主要产区、批发零售市场、超市开展了全市范围的抽检,并采取措施加强本市草莓生产经营日常监管。监管部门在农业企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种植户抽检样本42个;在批发市场、集贸市场、超市、水果专卖店、社区菜市场、流动摊点等抽取样本133个。样本覆盖山东、河北、辽宁、浙江等草莓外埠主要产地,抽取的175个样本均未检出乙草胺。

    草莓可以实现农药零残留

    草莓种植过程中,白粉病、灰霉病是常见病害,需打药防治。但在北京昌平,草莓无需打药,也能避开这两种病害。奥秘何在?原来,这里用上了生物电技术,通过静电来降低大棚内湿度,从而减少草莓病害发生。

    “生物电技术也叫空间电场,其实就是利用静电,降低空气中多余的湿度。”昌平区蔬菜推广站副站长陈明远指着草莓棚中一根细细的金属丝介绍,通电后,金属丝产生的静电可以将空气中的雾凝固,变成水,从而达到降低空气湿度的目的。该系统每15分钟启动一次。

    据了解,白粉病和灰霉病主要是由大棚内湿度过大引起的。“采用生物电技术,通常可以使草莓大棚内的湿度下降20%。”陈明远介绍,在湿度达到100%的夜间,生物电技术的除湿效果更为显著,“空间电场启动后,通过静电让水蒸气凝结,可以使大棚内湿度降低70%。”

    湿度降低,就等于在源头上减少了病害的发生几率。同时空间电场的应用,还可以抑制病菌流通,防止外界病原菌侵入,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从而进一步起到提高草莓产量的作用。

    从源头把控草莓质量

    事实上,对于昌平区兴寿镇新庄村天星种植园的种植大户魏建忠而言,“根本没必要使用违禁农药。”他介绍说,其采用的草莓种植方法是高架立体栽培法,“在种植草莓时根本不需要接触土壤,种苗全部种植在无菌无毒的培养基质里,没有长出杂草或产生病虫害的可能。”

    “我们草莓的病虫害防治用的大多是物理方法,只有在坐果之前的阶段会使用农药。”魏建忠介绍道,每年草莓坐果之前,都会使用一些非化学的农药来预防病虫害。“农药都是由植保站推荐,政府统一采购的,质量有保障。同时我们买非化学农药,有50%的补贴,根本犯不着去外边花大价钱购买和使用违禁的农药。”

    “对于草莓种植户的支持和补贴,政府也是花了大力气。”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王崇旺说,“我们对草莓种植户有很多优惠政策,农民建一栋标准日光温室,政府会补贴3万元,用于活性土壤的微生物菌剂是免费发放的,到指定农资店购买农药化肥时享受半价优惠;土壤消毒一栋会补贴750元……”据王崇旺介绍,昌平的草莓除了高架立体栽培之外,还有大棚土地种植的,土地种植的草莓用覆膜的方法来防治土壤中的病虫害,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全部是安全的。

    作为草莓种植大区,同时借助2012年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以及连续三届北京农业嘉年华的成功举办,“昌平草莓”的品牌已日趋成熟。目前,“昌平草莓”共有京桃香、圣诞红、粉红公主、晶瑶等20余个新优品种,草莓种植过程搭科技快车,运用生物电防止草莓病害、储热式草莓高架栽培、草莓立体栽培等20多项技术。

    近些年,为了保障草莓全生育期的食品安全,从源头上控制病虫害,实现化学农药零残留,昌平在全区推广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产前消毒预防、产中科学防控和产后残体无害化处理有机结合,最大限度降低病虫发生,同时避免了化学用药。昌平相关负责人表示,昌平对草莓生产的全过程进行了严格把关,区级种植农产品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样品不低于7000个/年,镇级种植农产品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样品不低于500个/年。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大对本辖区自产草莓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测试的力度,定向定量检测,加强日常监管,严控不合格产品上市。(科技日报北京5月1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