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4月30日 星期四
一次“并不意外”的地震, 我们依然无法预测
文·本报记者 刘晓莹
4月26日,在尼泊尔帕坦,杜巴广场一片狼藉。当地时间25日12时许,尼泊尔中部地区突发7.9级(中国地震台网测定为8.1级)强烈地震,截至目前已经造成尼境内4352人死亡,受伤人数近8000人。新华社发(塔帕摄)
远古地质运动中,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了世界屋脊,而这种碰撞至今没有停止。有数据表明,每年两个板块的挤压速度大约在30毫米—45毫米左右。

    “处于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尼泊尔发生这样一场大地震并不意外”。

    28日,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科技委副主任刘静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过仍然没有任何人能够准确预测地震什么时候发生”。

    事实上,已有多项科学研究表明,位于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的尼泊尔已积累了大量能量,“根据历史数据,科学家推算这里将发生大地震,而且预测的最大地震级别甚至比8.1级还要高。”刘静说,“从这一地区累积的‘能量’来计算,该地区‘缺少’一次高震级的地震来释放已累积的‘能量’。”

    令地质学家担忧的“能量”最终爆发——4月25日14时11分,在北纬28.2度,东经84.7度的尼泊尔旅游胜地博克拉发生里氏8.1级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截至28日20时,地震已经导致尼泊尔境内至少4352人死亡,受伤人数近8000人;许多古建筑被震得粉碎,城市因此满目疮痍。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尼泊尔,也包括我国西藏和印度北部,此次地震成为喜马拉雅山脉数十年间遭受的最大自然灾害。

    为什么这是一场“并不意外”的地震?面对可能发生的此类灾害,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两大板块之间的“恩怨”

    逆断层“超期服役”

    远古地质运动中,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了世界屋脊,而这种碰撞至今没有停止。

    “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曾经是两个完全分离的板块,在碰到一起之前,已经历漫长的历史过程。”刘静告诉记者,“随着板块的漂移,6千万年前这两个板块碰撞在一起。在这之前两个板块间的大洋消失在俯冲带上。”

    有数据表明,每年两个板块的挤压速度大约在30毫米—45毫米左右。“印度板块不断向亚欧板块挤压,在尼泊尔附近产生了一个绵延数千公里的巨大逆断层带。”

    对尼泊尔所面临的地震威胁,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教授、地震研究者嵇少丞也一直忧心重重。2010年,他在美国探索发现频道的一档科普片《大陆苦旅:地质与生命的内在联系》中担任解说嘉宾时称,“尼泊尔将有发生巨大地震的危险性,因为那里的逆断层已经超期服役很久了”。

    汶川、庐山地震都与板块挤压有关

    对于此次地震的性质,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计算得出的震源机制,表现为低角度逆冲断层(冲断层一般总是将老地层推覆到较年轻的地层之上,造成地层在垂向上的重复叠置)推覆方向由北到南,当地东西向山脉(属于喜马拉雅山脉)一下子长高了几米, 引发一系列地表破裂过程及喜马拉雅山南坡的雪崩。

    资料显示,在中国西藏和尼泊尔交界处,即喜马拉雅山南麓,发育着三条主要的断裂,分别是从南向北依次是主中央断裂(MCT,Main Central Thrust)、主边界断裂(MBT,Main Boundary Thrust)和主前断裂(MFT,Main Frontal Thrust)。

    据嵇少丞介绍:“尼泊尔东部1934年1月15日发生过大地震,造成10600人死亡,这次地震断裂发生在上次的西边,估计是主边界断裂带上。”

    事实上,印度板块对亚洲板块不断的挤压,其作用不仅表现在中尼交界地带,“汶川地震、芦山地震以及云南持续的地震,都和印度板块对亚洲板块的挤压有关系。”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陈会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事实上,在近15年的时间,尼泊尔不断被世界各地的地质学者警告。

    美国《科学》周刊在2001年8月24日曾刊文警告说,喜马拉雅山脉将发生一次、甚至数次特大地震,震级将超过里氏8级。

    在尼泊尔地震发生后,美国媒体的分析文章指出,尼泊尔和周边地区一直是地震雪崩多发地区,每75年即可能有大震。

    由于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持续挤压,所产生的压力会不断集聚。“当板块断裂带无法承受压力时,便会出现一次大规模的释放,而地震便是这种压力释放的最主要表象。”刘静说,“这里曾发生过数次大地震,像此次这样的地震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地震后的思考

    断裂带地震规律我们需要了解更多

    “从浅表来看,这一次的地震是个大地震,但大地震的破裂区往下延伸的地方却是稳滑的,也是地应力的加载部位。”刘静说。

    在构造地质学中,稳滑是指沿剪切面不间断地相对缓慢地稳定滑动,在位移滑动过程中差应力保持不变,应变能得以连续释放而不积累。

    在破裂区与稳滑区之间的过渡地带到底有多深,在地表上对应的是哪一个位置,是不是和喜马拉雅山脉的最高峰相对应?未来我们还需要继续研究。“刘静说,”这样才能加深我们对断裂带地震规律的了解。"

    “另外,我们还会根据此次大地震产生的位移,来比对它是否与我们震前已积累的数据相符合,观察其横向的不均匀性能不能看出来。”刘静说,“一些地震,断裂可能没有在地表产生,却在地底下产生了,未来,我们还要去了解这样的地震在造山和地形成长中到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都是此次地震之后科学家要继续思考的问题。”

    不能不说的地震预测

    数据匮乏难住了地震预测

    此前,来自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罗杰·宾汉(Roger Bilham)和加州理工学院的飞利浦·阿沃克(Philippe Avouac)两位地震学家早就警告过尼泊尔地下的板块张力正在累积。而就在本次地震发生的一周前,加德满都就曾召开过一次地质灾害的研讨会,这是一个由非政府组织的研讨会,目的正是为了提高当地的防震减灾意识。然而,尽管地质学家已多次预言了大地震的到来,这里仍然遭受了一场无法避免的灾难。

    “我们只能根据历史的趋势来判断地震的可能性,但是地震具体什么时间会发生,发生的震级是多大,就目前的认知水平,这些都无法预知。”刘静说。

    据她介绍,事实上我国同样存在一些处于断裂带的地区,尽管科学家可以预言一些地区是否会发生地震,甚至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判断地震大致的等级,但地震是在3、5年内爆发,还是30、5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后爆发,“目前还是一项科学难题”。

    之所以是世界难题,刘静表示是因为缺少相关的科学数据。“因为在地底下发生的变化,通过地表观测很难了解深部的过程。就像我们去预报天气,那就必须有云图、风向等数据,但是地震的震源有可能在底下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数据很难获得,因此不容易预测。”

    地震高发区的建筑要更“坚强”

    “人们只好去‘赌’地震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不会发生。”刘静说。对此,国际地质灾难协会的总裁兼创始人布莱恩·塔克(Brian Tucker)同样这样认为。上世纪90年代,布莱恩所在的组织曾预测,倘若尼泊尔1934年的地震再次发生,就会造成4万人死亡。“这是因为人口在向这座城市迁移,高大而脆弱的建筑物将会坍塌。”

    “人们已经开始采取一些措施让灾难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刘静说,“从前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受限,如今,如果有条件,人们已经开始在地震高发地带建造抗震水平较高的建筑,或者通过抗震设计加固已有的建筑,用来应对可能发生的地震。”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