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4月16日 星期四
“众创”出美好未来
——北京热情拥抱创业的春天
本报记者 操秀英

    ①京西创业公社

    ②北大科技园南区

    ③北京大学创业孵化基地

    ④乐邦乐成创业基地

    ⑤金种子创业谷

    北京的这个春天,空气中弥漫着的,除了各色花香外,还有扑面而来的创业的气息。

    与改革开放初期的“下海潮”相同的是,创业再次迎来草根时代。只要你有想法和勇气,就可以去实践,而你为此付出的成本可以很低。与之不同的是,如今的“大众创业”更强调技术含量,拥有新颖商业模式及技术手段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无论如何,30多年前,很多中国人在改革开放政策激励下,成为先富起来的那部分。如今,政府希望通过激励“万众创新,大众创造”来使更多人获得新的“第一桶金”。

    北京向来是创新创业的乐土。从最早的科技人员“下海”创业,到伴随着互联网兴起的留学人员归国创业,诞生了联想、百度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早期创业者聚集的中关村区域如今已成为引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标杆。支撑这些创新创业大军高效创业的,是北京市日趋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新一轮创业大潮中,北京自是勇立潮头。3月23日,北京对首批11家众创空间进行了授牌,并授予中关村创业大街“北京市众创空间集聚区”称号。

    总理关注和重视的“众创空间”到底是个啥

    如果没有意外,“创客”和“众创空间”应该能入选2015年年度热词。几乎一夜之间,这两个本来很小众的概念被大众熟知。

    记得三年前记者第一次采访“创客”时,“创客空间”还只是零星散落于北京、深圳等几个大城市,而“创客”们做的事还以兴趣为主,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把这当成正经的创业。

    巨大的变化源于政府的重视。1月28日,李克强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顺应网络时代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构建面向人人的‘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对于激发亿万群众创造活力,培育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青年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带动扩大就业,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发动机’,具有重要意义。”

    事实上,更早的2015年1月4日,李克强走进了深圳柴火创客空间。有媒体报道,“大部分政府领导来我们这儿都是带着问号来的,只有他像是带着感叹号进来的。”一个当时在场的“80后”回忆道。

    “那天,深圳华侨城创意园区内,十几名充满激情的年轻人强烈地感受到:总理就是他们中的一员。”报道这样写道。

    在2015年1月份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高层首次提出,支持发展“众创空间”的政策措施,为创业创新搭建新平台。2月,科技部发文指出,以构建“众创空间”为载体,有效整合资源,集成落实政策,打造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新引擎。随后,“众创空间”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3月11日下发的“国八条”。

    “创客”翻译自英文“Maker”,也可以翻译成“制者”。无论是鼓弄电动机,或是裁剪烂布条,还是拼接塑料片,只要是在实现自己脑子里的创意,就算“创客”。很多“创客”不图盈利,只为好玩。

    那么众创空间该是什么样的?有媒体称,“众创空间”是科技部在调研北京、深圳等地的创客空间、新型创业服务机构的基础上,总结各地为创业者服务的经验,提炼出来的一个新词。众创空间既是物理空间,也是社交空间,同时还是信息、资金、创意等汇聚的空间。众创空间可以很小,但借助互联网等工具,却能大范围集聚创新创业资源,激发民间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从而迸发出巨大的能量,成为创新者的家园,创业者的沃土。

    北京不同类型“众创空间”发展迅猛

    “众创空间”并非政府行为强行催生的产物,而是创业需求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的水到渠成的组织。

    大的背景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大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简政放权,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市场主体创业创新的热情。创业群体从“小众”走向“大众”,形成了“90后创业者”、“创业系”、“连续创业者”、“海外创业者”为代表的创业群体。

    具体到北京,目前,北京市各类孵化机构超过150家,国家级孵化机构50家,入驻企业超过9000家;活跃的创业投资机构超600家,居全国首位。2014年,北京共发生629起投资,同比增长69.1%,涉及投资金额413.46亿元,同比增长296.9%,其中天使投资案例316起,增长338%,占全国的41%,居首位,天使投资金额16.75亿元,同比翻一番,占全国一半。

    2014年,中关村示范区新创办科技型企业超过1.3万家,较2013年翻番,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占全国20%。在北京,创新创业已经成为一种价值导向、生活方式和时代气息。

    伴随着创新创业的日益活跃,一批空间承载能力强、资源聚集度高、服务模式新的创业服务机构应运而生,形成了创业投资、硬件平台、教育培训、投融资对接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服务模式,涉及移动互联网、创意设计、智能硬件等多个领域。

    2014年6月,中关村创业大街正式运营,成为北京市首个以创业为主题的特色街区。目前已经吸引21家创业服务机构入驻,共入孵近400多个创业团队,获得融资的团队超过150个,平均融资额500万元,初步形成为创业企业提供早期办公、投融资对接、商业模式构建、团队融合、媒体资讯、创业培训等全方位服务的创业生态体系。

    此次授牌的12家众创空间覆盖北京不同区县、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其中,中关村创业大街是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共同打造的我国第一条以创业为主题的特色街区,是北京市“一城三街”战略的重要组成。街区定位于“创业服务集聚区、科技企业发源地、创业者文化圣地”,目标是打造成为具有极强科技感、展示度、时尚性的创新创业特色景观大道。

    北大创业孵化营则定位于全方位服务创业团队的创新孵化平台,配合北大科技园“创启未来”系列创新产品,通过创业大赛、企业百家行、创业大学堂以及沙龙论坛等等形式的活动举办,充分利用北大及各界优势资源,为广大的创业者提供最具价值的孵化平台。

    孵化营开营两月,入驻的36家创业团队中已经有超过50%获得投资,累计投资额超过4000万。获得戈壁资本和IDG投资的Teambition团队,以500万美元位居第一,成为最先进入A轮并且估值突破千万的团队。其余18家团队分别获得数十至数百万元的种子及天使轮投资。

    创客空间是全球创客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创客空间,专注于软硬件结合领域,并深入挖掘专业性孵化器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形成18Innovation智能硬件孵化公司和品牌,打通北京的研发能力和深圳的供应链与生产技术对接。

    该组织以服务创客群体和满足个性化需求为目标,将创客的奇思妙想和创意转化为现实产品,为创客提供互联网开源硬件平台、开放实验室、加工车间、产品设计辅导、供应链管理服务和创意思想碰撞交流的空间。

    目前,创客空间在北京拥有创客会员超过300人,影响人数超过10万人,拥有超过1000平方米的活动场地和300平方米的原型加工基地以及最完备的加工设施与设备。截至2014年,创客空间举办了“创客马拉松”、“创客嘉年华”以及创客行业沙龙与培训109场,为上万人次提供相关创业服务;同时与intel、法国电信、Atmel、奥迪等国内外高科技制造公司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共计服务企业28家,其中8家总计获得6000万的早期投资。

    建设“众创空间”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大众创业

    “建设众创空间,根本目的是服务于大众创新创业,这就需要调动各方面力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政府着重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营造适宜众创空间发展的政策环境,形成发展合力。”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表示。

    在北京,已经有一批成长性好、商业模式新、发展成效显著的企业从新型创业服务机构中不断诞生,例如从极地国际创新中心成长起来的太火鸟,通过在极地国际创新中心的前期孵化,目前已成为中国最火爆的智能硬件创新孵化平台,目前已获得创新工场领投的A轮融资。入驻创客总部的极客学院,通过在创客总部的前期研发,获得2000多万美元的投资,成为全球IT在线培训课程开发最快的机构。

    闫傲霜不止一次强调,要充分认识当前形势下做好以众创空间为代表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充分调动各种资源,高标准、高水平推进北京市众创空间建设,并提出下一步要全面推进众创空间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建设资源高效流动和对接的众创空间,支持众创空间提供专业化、集成化、便利化的专业服务。

    创客空间创始人王盛林则认为,北京尽管有众多的科研机构和技术创新,但是几乎所有的研究人员没有接触过工厂,没有了解过产品是如何被设计和最终制造出来的。

    “由于基础条件的建设很难单纯通过企业自行推动,这也是我们创客空间为什么从2012年开始推动这么久一直很难成型的原因,还是需要企业—物业方—政府三方面共同推动,可以从小规模试点开始进行。”王盛林建议,在北京以中关村和海淀黄庄为核心,以在电子市场建设微工厂为起点,促进支持体系发展。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