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4月07日 星期二
一周国际要闻
(3月30日—4月5日)

    本周焦点

    “原子鸡笼”让基因测序快又准

    石墨烯因其外形特征而被称为“原子鸡笼”。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科学家日前正是借助这种材料,开发出了一种新的DNA测序技术,这项新的研究有望为医学研究和科学实验带来一次革命性的变革。

    研究人员发现,石墨烯能够准确地检测出组成DNA的4种分子——胞嘧啶、鸟嘌呤、腺嘌呤和胸腺嘧啶。以此开发的新测序技术可大幅提高测序的速度、工作量、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也有望让测序成本更低廉。

    外媒精选

    个性化癌症疫苗或“令人满意”

    美国科学家通过对三名患者的安全测试,认为“个性化”疫苗安全性以及引起基因反应的结果令人满意。他们通过对基因突变的分析,预测了可能被癌症侵袭的细胞,再经计算机系统对这些细胞进行选择,挑出能够接受疫苗的抗原。尽管目前并不能说明这种疫苗的具体效果,但这仍是未来个性化癌症治疗的一丝希望。

    本周争鸣

    对乙酰氨基酚药效再遭质疑

    对乙酰氨基酚也称扑热息痛,是目前临床常见的一种退热和止痛药物。但一项新公布的研究称,对乙酰氨基酚对脊椎疼痛的药效并不明显,在用于骨关节炎时的作用也可以忽略不计。研究还表达了对该药安全性的担忧,建议将其从相关疾病的用药指南中去除。

    本周PK

    智能肌肉PK智能神经假体

    德国科研组近日制造出一种装备了形状记忆合金“肌肉”的人造手,它比目前的人造手更加灵活轻盈。手上的“肌肉纤维”由成束的超细镍钛合金丝组成,能绷紧、能弯曲,让人造手能执行更为精确的运动。这一技术将来既可用在工业机器人上,也能制作新型义肢。

    瑞士科学家则从自然的肌肉运动控制中获得灵感,设计出多种新型假体设备——脑控轮椅、远程监控机器人到先进的义肢,由“脑—机接口”(BCIs)控制,能破解大脑信号,确定用户想采取什么行动,然后通过先进机器人技术执行脊髓编制的运动。经测试,用户能用这些神经假体完成多种任务。

    前沿探索

    科学家绘出人脑进化“开关”调控图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在人类大脑皮层的进化过程中,在已知的DNA调控因子区,有数千个基因“暗”开关被打开和增强,这些启动因子和增强因子驱动了大脑皮层中与自觉思考和语言相关脑区的基因表达,其对了解人脑发育过程至关重要。

    暗物质或并非由粒子组成

    瑞士和英国科学家通过对星系团之间碰撞的深入观察,标示出暗物质在其中的位置,从而认为暗物质或许并不是由粒子组成,相反,它就像某种“液体”一样,怪异程度超出人类认知。这一研究对现有暗物质模型提出了挑战。

    一周技术刷新

    室温下制备石墨烯的新技术

    美国加州理工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在室温下制备石墨烯的全新技术,可在室温下数分钟内产生高流动性和几乎无形变的石墨烯,样本更是达到了几平方厘米大小。其有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大型显示屏和各种电子产品。这使得石墨烯的商业化进程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新型“分子镊”有望治疗多种疾病

    一组国际研究团队展示了一种新开发的新型化合物(“分子镊”),经在动物身上的初期测试显示,能安全地预防有害的蛋白质聚集。已知与蛋白质聚集有关的病症至少有30多种,包括糖尿病、癌症、脊髓损伤、老年痴呆、帕金森症等等,而这一发现为开发出治疗相关疾病的新药带来了希望。

    可监测湿度的微型生物机器人

    美国科研人员日前将真菌所产生的孢子与石墨烯量子点结合在了一起,制造出了一种极其微小的生物机器人“纳米电子机器人设备(NERD)”。其环境适应能力极强,灵敏度比传统设备高10倍,该装置有望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也为人们探索生物体与电子及机械设备的结合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一周之“首”

    DNA无法解释所有遗传生物特征

    英国一项新研究首次证明了DNA并非遗传特征的唯一原因。该利用酵母菌进行的实验显示,代代之间遗传下来的特征并非只取决于DNA,还可以由细胞中的其他物质来携带。如组蛋白上的标记构成了独立的表观遗传信息。新发现有助于深入研究这种方法在自然界是怎样以及何时发挥作用的,同时也把研究带到了更广泛的领域。

    “最”案现场

    世界最大光学天文望远镜动工

    据世界上在建的最大光学望远镜项目负责人介绍,“30米口径望远镜(TMT)”日前已于夏威夷群岛莫纳克亚山休眠火山之巅开工。中国承担了这一大型国际合作项目的自适应光学成像技术主要研究任务。新镜预计2022年将开始运作观测。届时其将深入研究银河系及河外星系群的更多恒星,并探测宇宙极早期微弱星光,揭开恒星诞生与爆发之谜。

    奇观轶闻

    39天到火星?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选择了12家不同的公司,资助他们研制和推动先进的深空探索技术。其中的艾德·阿斯特拉火箭公司表示,他们的离子发动机将利用电流将氢、氦或氘等燃料转化为等离子气体,加热到高温后磁场会将其导入排气管推动太空飞船的飞行,此新发动机有望使人类的火星之旅缩短为39天。

    恒星:“我也是歌手”

    恒星会发出声音吗?它们不但会唱,好像还是“高亢”派的。最近,一个印度和英国研究小组的发现为此提供了实验证据。“歌声”其实源自恒星周围的等离子流中,频率非常高,接近一万亿赫兹,比任何哺乳动物能听到的声音要高600万倍。而且声音也不能通过真空传播,所以没人能领略到它们的唱功。

    (本栏目主持人 张梦然)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