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3月29日 星期日
“地球一小时”发出应对气候变化最强音
本报记者 李 禾

    ■周末特别策划 

    伸手,关灯。这个每天都做的动作,在今晚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

    “地球一小时”是一个全球性的环保活动,提倡在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当地时间晚上20:30到21:30,家庭及商户等关上不必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小时。

    不过,在北京活动主会场——首都博物馆,今晚20:30当所有的灯熄灭不久,光明又重新回来了。不过,这些电力是来自于太阳能和风能所发的电。

    仪式还是行动?

    一只胖乎乎的熊猫带着眼镜,镜片里是蓝天白云。熊猫身后是青山、绿水,太阳和风车……这就是今年“地球一小时”的宣传画,今年的中国区主题是“能见蔚蓝”。

    “能见蔚蓝,代表了我们的建议和对未来的期待。‘能’意味着可再生能源能够带来改变,‘蔚蓝’代表我们每个人对告别雾霾、寻回蓝天的期待。”作为“地球一小时”活动倡导者、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总干事卢思骋说。

    卢思骋表示,今年“地球一小时”聚焦于能源议题,致力于推动可再生能源的主流化应用。“WWF相信,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解决国内严重空气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终极方案。只有控制煤炭消费总量,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能源结构,我们才能最终告别雾霾,拥抱蓝天。”

    不过,不管是WWF首席项目总监李琳博士,还是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都承认,从现实作用来看,“地球一小时”是形式大于内容。

    “仅靠一小时,是不能解决环保、气候变化等问题的。”马军告诉本报记者,但这样的活动能提示公众所存在的环境、气候变化等问题,每个人都需要采取行动。从这个方面来说,这样的形式或者仪式都是有意义的。

    “而且地球一小时是个全球性的活动,到今年已是第9个年头了。这样全球同步举行、多年坚持下来的环保行动并不多。这也意喻着在国际气候变化应对大框架下,形成统一的全球行动,仅靠政府的行动还是有限的。”马军认为,如此全球性行动必须是简单的,否则“全球一起来,是弄不成的”。因此,这项活动具有很强的仪式感和象征意义。

    如何让1小时变成365天?

    作为今年“地球一小时”北京会场的演讲嘉宾,马军觉得,WWF邀请他来参加活动,跟他们做的“蔚蓝地图”有关。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问题严重,公众对雾霾也非常关心。我们的污染地图已经改版成新的蔚蓝地图。新版蔚蓝地图将空气质量、水源质量和污染源独立出来,更直观的让公众找到自己想要的环境信息。此外,蔚蓝地图清晰地标注出超标排放废气企业的名称,并标注有该企业排放有害气体的控制指标和检测值与标准对照,是否超标排放一目了然,大众可以随时分享到微博等社交平台,让企业接受公众监督。”马军认为,各地应该“用好”公众对“地球一小时”的关注和参与。从我国具体情况来看,大气污染是主要源自对高能耗产业过度依赖。推动相关政策出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及能源结构,对减少大气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都很有利。

    其实,关于环保科普和宣传工作,环保系统一直在做。环保部宣传教育中心专门发帖,推送由巩汉林等主演的《保护绿水青山 留住金山银山》微电影,围绕在饮用水源附近开办养殖场,介绍污染饮用水源的危害等。

    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等主办的“心环保 新生活”全国环保科普创意大赛也坚持多年。2015年大赛现已正式开赛,并向全社会广泛征集动画、漫画平面、微电影和摄影四类优秀环保科普作品。“优秀作品可同时获得分赛区和总决赛颁发的奖金、证书,还可获得在相关电视台、网站、报纸和杂志推广传播的机会。在科技周、世界环境日期间还将在各赛区举办历届大赛获奖作品展等。欢迎关注环保、热衷科普创作的个人、工作室、团体等选送作品。特别欢迎各高校组织、指导相关专业学生和学生社团参赛。”大赛组委会说。

    “地球一小时,远不在这一小时。”马军说,对于活动倡导者、组织者来说,如何让“一小时”成为365天,让活动“落地”,与各地具体情况结合起来,解决当地环境等问题,才是最需要思考和行动的。

    (科技日报北京3月28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