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3月12日 星期四
贝壳社: 构筑生态型创业 孵化体系

    文·本报记者 宦建新

    ■创新案例

    初见金霞,一个秀气的贝壳女人。一谈及“贝壳社”和新型的创业孵化模式,就显露出思路敏捷和自有主见的职业特征。2月4日,立春。科技日报记者在杭州市滨江区海创基地与金霞面对面,从她身上我看到了贝壳社的活力与创新——敢于尝鲜,敢于颠覆传统。

    以“贝壳”命名,意在让众多的创业者有一个具有新型孵化功能的家。而“社”,则是一个创客的社群,一个新型的“众创空间”。在这个新型的“众创空间”里, 贝壳社执著地只做一件事——构筑医健行业创业生态。

    自2014年6月成立到现在,贝壳社就已形成O2O创业服务平台、产业基金、贝壳营为一体的孵化创新链。重要创新在于,将创业所需要的战略要素整合提供给创业团队,使之能够更加专注在打造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上。贝壳社产业基金LP基本都是贝壳社的创业导师,他们都是医健行业创业成功的企业家,这与硅谷的情况非常相似。目前贝壳基金已经投资了8个项目,作为贝壳营春季营的孵化项目,包括基因大数据项目、肿瘤监测项目、输液监护系统项目……为“大众创业”提供了系统的训练和必要的支持。

    对贝壳社来说,在这里,创意进来,项目出去,下一站就是园区或大企业……

    “让医健创业更好玩”,一个“玩”字,尽显贝壳社创业创新之风格。对于“好玩”,金霞也有独特的诠释,她认为只有自主、可控才会好玩,人生如此,创业更如此。

    贝壳社为什么敢于颠覆传统,探索孵化创业生态体系发展之路?

    首先,有一群人。贝,象形文字,支撑壳的就是“人”。贝壳社有一个思维活跃、敢于尝鲜,敢于颠覆传统的“贝壳团队”。创始人姜慧霞原来从事科技孵化器工作,金霞和杨红飞原本都是上市公司的高管,范志强是有着13年经验的互联网营销专家……4个创业者第一次合伙走进滨江区决定颠覆传统孵化器模式,在“众创空间”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孵化生态体系—运作各种战略资源,形成生态。

    其次,有一个“贝壳理念”。金霞说,贝壳社的重点是构建生态。我们理念的最大不同,在于完全的“开放与合作”。贝壳社帮创业者解决难题、帮政府全球引智、帮大企业孵化项目、让项目落户各产业园区,让创业导师实现创业价值,让风投有好项目可投……形成孵化生态。于是,“开放与合作”也成了贝壳社的核心竞争力。在金霞看来,在一个开放的“众创空间”里,贝壳社没有竞争者,只有合作者。

    三是有一个“贝壳流”。思想观点、高端人才、前沿信息的流通,给了贝壳社发展源源不断的新的灵感和新的创意。贝壳社有一个创业沙龙,每月两次,在杭州、北京、上海、深圳等十城同步举办。2月3日,贝壳社在上海举办了一场题为“关于基因测试的应用”的论坛,引国内外医健专家纷至沓来。

    把国际顶尖专家、国千专家和高校人才等不同群体人的观点和见解放在一个平台上集思广义,归纳提升,形成共识。各种新思想、前沿信息和创业点子、商业模式的输入与输出形成对流,使得沙龙活动充满现代、时尚和科学。无形之中,贝壳社形成了自己的战略控制点。与哈佛医学院、MIT、剑桥大学,以色列、澳洲医健孵化器等的国际合作,又让贝壳社保持领先。

    四是有一个“贝壳机制”。产业基金与孵化项目结合。这是贝壳社孵化生态体系的一个特点。为孵化项目私募3000多万元,成立产业基金,基金大都向创业导师募集,这些导师都是医健行业创业成功的企业家。在孵化项目时,贝壳社有钱进去,有人进去,在项目中占股份,与项目共成长,共同享受创业创新的成果。金霞说,只有着眼于共同利益,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有土壤就发芽,一有阳光就灿烂。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李克强总理关注创客,贝壳社春风扑面,一个新的难得的发展空间就那么摆在面前。金霞说,孵化型生态是贝壳社的独家生态模式,我们将一直做下去。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