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3月07日 星期六
不断注入“新智力”与“强动力”
——访宜兴市科技局局长蒋国强

    □ 本报记者  过国忠  通讯员  庞卫明  周 静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驱动力。科技创新,则是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发展、优化升级的强劲发动机,事关宜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和活力。”全国两会期间,宜兴市科技局局长蒋国强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近年来,宜兴紧紧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总体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和人才引领战略,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创新工程,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去年,全市预计完成全社会研发投入36.5亿元,同比增长4%;每万人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达94人,同比增长6.8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大关,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38.5%。

    这些创新发展的成果,离不开宜兴通过集成创新要素、创优发展环境、优化资源配置等手段,全面推进企业科技创新步伐,切实提升企业创新发展能力,努力实现在创新中赢得话语权、在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在行业中跻身排头兵,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提供有力支撑。

    “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是增强科技创新活力、打造创新型城市的前提和基础。”蒋国强说。

    正是有了这样的理念,每年3月,宜兴市委、市政府都要举办一年一度的宜兴市科技节,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9届。科技节期间,通过开好一个大会、树好一批典型、办好一场对接、赴好一次交流等系列活动,优化氛围聚智力,深化合作增动力,强化服务添活力,有力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与此同时,为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宜兴重点在科技政策“红利”、科技资金投入、创新氛围营造上做足文章。一方面,加强政策激励,先后制定出台《关于推动创新驱动战略实施,促进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等众多政策意见,构建了更为完善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为促进我市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为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加大科技投入,逐年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去年,财政投入累计达2.75亿元。

    “我市还不断引导自主创新的社会资金投入,利用市场机制,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抵扣、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激发企业增加科技创新资金投入的积极性。”蒋国强说。

    科教人才资源缺乏,制约着企业创新、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宜兴科技局突出问题导向,在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同时,整合高校技术、人才、资质优势与地方企业、资本、市场优势,着力扶持企业做强做优。

    蒋国强介绍,去年,先后举办“专家教授宜兴行”“企业家高校行”“科技镇长团”助推创新合作、服务宜兴发展”项目推介对接会等一系列产学研活动,实施合作项目共计620项;市政府与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20家著名高校建立全面合作关系;95%以上的规上企业与国内外300多家高校院所实现紧密“联姻”,85%以上的规上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共建研发机构。

    江苏省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江苏省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已经落户,有机(类)肥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节能降耗水处理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4家国家级创新联盟顺利建成……产学研合作已成全市工业经济提速转型的新引擎。

    “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是一个区域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的重要标杆。”蒋国强告诉记者,今年,宜兴将设立科技成果转化重大专项招标计划,对具有重大投入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贡献巨大的高新产业项目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项目重点培育扶持。

    成果转化如同一部为企业提供原动力的内燃机,不断释放创新活力,在和企业、产业的融合过程中,形成一个个创新驱动“策源地”。以近两年新增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为例,14家企业通过实施成果项目,形成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申请专利14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78件;形成技术标准14个,其中行业标准2个;新获国家科技计划立项7个,争取经费达1384万元。

    宜兴还始终抓住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两个活跃因素,积极探索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对接,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出台《宜兴市科技银行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宜兴市种子资金实施细则》等科技金融政策文件,着力优化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同时,不断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形成多元化服务框架。

    2012年,市政府、开发区、农行合作开展“金科通”业务,目前已向宜清光电、羿飞科技等企业发放贷款3380万元。“苏科贷”业务也节节攀高,自宜兴成为江苏省首批“苏科贷”试点地区以来,“苏科贷”业务已累计为55家企业发放科技贷款89笔,贷款总额达2.19亿元,在全省县级市中贷款规模名列前茅,并实现了“零代偿”。2013年,宜兴启动专利保险试点业务,目前累计为33家企业发放专利保险41笔。

    创新要素、创新人才和科技成果集聚,为高端线缆、节能环保、新材料、光电子等重点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近两年来,新增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14项,立项数位居全省县级市第一位,去年省级以上项目共争取科技资金超1亿元,带动企业投入7.15亿元,实现销售10.29亿元,实现利税2.23亿元。

    “经济新常态下,只有走创新国际化之路,才能登行业排头兵之巅。”蒋国强说,去年,宜兴成功举办国际技术对接交流会、台湾科技经贸交流等活动,切实为企业开展国际合作搭建平台、另辟蹊径。同时,大力引进建设高水平的创新合作载体,目前已与德国、荷兰、芬兰、韩国、日本等国家建立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并与多个国家建立有效的国际合作渠道,宜兴“创新国际化”高地正快速崛起。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