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2月13日 星期五
促转型 争创新 寻升级
——南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转型发展样板区

    □ 实习生 张彦会  本报记者 张 晔

    2013年12月20日,国务院批复江苏南通高新区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通高新区成为全国114家、江苏全省11家国家高新区的一员,在谋求转型发展之路上又跨出了质的一大步。

    从通州经济开发区到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再到如今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近年来,南通高新区围绕建设国家高新区这一主线,通过“以升促建”,坚持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积极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新资源迅速聚集,创新成果大量涌现,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积极探索了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激流勇转:借助转型赢发展

    南通市通州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北翼,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和上海隔江相望,是江苏沿海开发和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第一方阵,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造就了通州特殊的经济地位。这里曾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长期以来形成了以家纺、建筑、船舶海工为代表的三大支柱产业。

    1992年,南通创建通州经济开发区;1993年,正式成为首批江苏省级开发区。让人意想不到的是,2011年通州经济开发区却一跃更名为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此时,全国已有国家级高新区88家,省级高新区则是更高的一个数量级。南通高新区的更名是“随波逐流”,还是另有“难言之隐”?

    “经济开发区虽然拥有一整套成熟的运作路径,但却是建立在以外向型经济和制造业为主的投资驱动模式基础之上,长期形成的产业结构中传统产业比重偏高,引进的项目投资虽多,但缺乏内生增长动力,缺乏创新因子,形成不了核心竞争力。”通州区委书记宋乐伟告诉记者,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简单更名本质是经济开发区在谋求主动转型之路。

    而江苏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大省,面临的土地、资源、环境和劳动力成本约束愈加趋紧,通州亦不能独善其中。依靠拼资源寻求发展,不仅不能让经济开发区辉煌再现,很有可能会停滞不前甚至失去转型发展的新机遇。

    记者走访调查发现,2013年通州区建筑业完成施工产值855亿元,仅看总量的确乐观,然而剖开现象具体分析,却是一个不尽人意的事实:通州号称有18万建筑铁军,主要产出多是依靠工人风吹日晒、砌砖盖瓦而得,人均产出不高;家纺产业亦是如此,通州大大小小家纺企业近7000多家,而规模以上企业仅有200多家,不到3%,多以中小微企业为主,即使规模以上企业的产值多在几个亿至十几个亿之间。这些草根经济虽然解决了一大批的就业问题,但是并不利于产业的高端发展。

    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初期,开发区内一批中小微企业就最先感受到经济的压力,创新思想最早萌发,可由于自身实力、创新路径、创新平台的欠缺,他们的创新却是最缓慢、最被动的。

    “眼下通州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面临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宋乐伟说,“机遇稍纵即逝,我们必须找准结合点、创新点、发力点,助推产业转型升级,赢得黄金发展期。”

    与其坐等被淘汰,不如主动找路子。要让开发区华丽转身,要让通州突破重围,只有增加内生动力,走创新驱动之路。因此,南通高新区的更名易帜,是恰逢其时、水到渠成的谋势之举。

    2013年12月,南通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至此,依靠投资驱动的经开区逐渐完成了其角色的转变,转为依靠创新驱动的高新区,踏上了新的发展历程。

    直线提升:向创新驱动寻路子

    “在新一轮国家高新区中争树标杆,打造国家级高新区样板区。这是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目标定位。”通州区委常委、南通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汪水明说。

    有了国家级高新区这块含金量十足的牌子,对南通高新区来说既是鼓励更是鞭策。高新区按照国家高新区“四位一体”建设要求,宏观布局,科学实施,推动园区由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创新基地初具规模。

    围绕高新区特有的本质内涵和发展要求,南通高新区邀请国内外知名机构编制高新区发展规划。作为南通高新区创新核心区,科技新城规划22平方公里,先期启动4平方公里。目标通过3至5年的时间,把科技新城打造成高端人地集聚、创新资源集成、总部经济集合,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配套服务一流,具有鲜明科技特征的新城区。

    科技之窗、科创大厦、综艺金融港、人才公寓……科技新城在建的创新载体达55万平方米。

    科技之窗总投资15亿元,集办公、科研、孵化、中试及生活配套于一体。重点打造吸引中科院系统的研究院所、“211”工程系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世界500强以及央企的研发机构落户,合作共建以应用开发为主的重大研发机构和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科创大厦总投资2亿元,主体24层。建成后,将和东大、盛发科技产业园构成科技型企业、孵化类项目承载平台。目前,已进入到内部装潢、空调、智能化等建设阶段,今年正式交付,创新公园、广和软件、江苏虚拟软件园等一批项目已注册等待入驻,移动互联网、软件、电子商务等领域科技型、孵化类项目加速向园区集聚,将打造成南通“TMT”行业创新谷。

    2013年5月,南通高新区内成立了南通市第一家创业投资中心,9家基金单位入驻,总注册资本19亿元,管理资产规模超过30亿元。2014年,南通高新区与中新力合、凯璞庭等社会资本合作,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为处于初创期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南通高新区已初步形成从种子期、孵化期、加速期、成长期科技金融服务链。

    两年来,南通高新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家,目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52.3%,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提高了1.2个百分点,获得国内专利授权1300多件。

    高新区的发展既追“新”,同时也没有忘记传统产业的整“旧”。

    南通高新区的建筑铁军享誉全国,如何让传统的建筑业在新一轮的转型发展中继续引领行业,推动我国绿色建筑、智能建筑的发展,南通高新区引进的人才团队也着力于建筑业的转型。

    曾供职于美国英特尔和中兴通讯的王大庆团队,从事智慧家居、智能建筑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已在市政工程、高端住宅成功推广。德国硕士范平一团队研发的“改性酚醛泡沫保温绝热材料”,已成功应用于外墙保温系统和复合风管系统,2014年预计销售3000万元。

    近年来,南通高新区建筑业转型过程中,共建有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得国家和省级施工工法43项,实施省级以上科技示范应用工程53项,申请专利24项,在全国名列前茅。

    栽下了梧桐树,还得招引“金凤凰”入驻才行,高精尖人才的加盟让筑起的平台派上了用场。

    南通高新区用市场运作方式,以项目招纳人才,以人才引进项目,激活人才和智力的动力源泉,实现高新区从前期探索、自我发展向肩负起创新示范和战略引领使命跨越;从工业经济、产业园区向知识经济、创新文化和高科技产业增长极跨越。

    通过创新载体,依托企业孵化、留学生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等平台,南通高新区积极承载公共研发机构、技术转移中心、科技中介机构、科技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以及孵化项目。鼓励以企业为主导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深化产学研合作。

    目前,南通高新区拥有家纺、建筑、海工装备等三大研究院,建成江苏省家纺设计及新材料公共技术、家纺面料和电机检测等三大中心,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近40家。两年来,南通高新区推动产学研合作项目450多个,共建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70多个,合作企业数占规模企业总数达到了85%。

    2013年底,苏州大学鲍桥梁博士带着8项发明专利和1项覆盖北美、欧盟、亚洲等主要地区的国际专利,落户南通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之一的盛发科技创业园,创办南通蓝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鲍桥梁说:“我们计划3年内形成完整的激光器生产产业链。”

    南通高新区已成为人才的“创新摇篮”。目前,落户高层次人才198名,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4名、“长江学者”4名,国家“杰青”3名;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主持或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项目达37个。

    “过去的经济开发区更多的是单线条、点状式发展模式,高新区则不同,它的发展需要更加完善、更加系统的规划。” 南通高新区科技新城管委会主任姜小国说,原有的开发区的模式不能照抄照搬,南通高新区选择的是走一条“资本密集型”“智力密集型”“生态可持续型”的集约化发展道路,加快向更加注重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培育内生动力的发展模式转变。加速产业集群发展,“握紧拳头”打造链式经济,形成“基地”效应。

    2009年3月,雄邦压铸(南通)有限公司正式开始生产,该公司总投资5500万美元,是一家集模具设计、制造、铝合金压铸、精密加工等工艺一体化的综合企业。2013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同比增长近七成。

    “广东鸿图”是紧随“雄邦”来到南通高新区的企业,从事铝合金压铸件的生产销售。接着,“鸿图”引来“鸿劲”,又引来“鸿泰”。目前,南通高新区已经集聚12家国内知名大型压铸及其关联企业,从业人员超3000人,产品进入汽车、灯具等多个领域,年产值超70亿元。

    2013年4月7日,在中国铸造行业第六届高层论坛会上,南通高新区荣获“中国压铸产业试点基地”称号,成为全国首个压铸产业试点基地。

    目前,精密不锈钢产业基地、汽车配件产业基地和精密机电产业基地特色更加明显,鸿图、鸿泰、鸿劲的二期项目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建中。

    与此同时,南通高新区紧紧围绕世界500强企业、“中”字头企业、央企、行业龙头企业,强化对投资超1亿美元或10亿元人民币重大项目的跟踪、洽谈和落户推进。瑞典宜家、美国德尔福等世界500强企业成功落户,中国供销集团、中国华电热电、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等“中字号”企业前来“联姻”。

    截至目前,南通高新区在建重大项目20多个,总投资近200亿元,重点打造的新能源、新材料、汽车配件制造、信息电子、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6大百亿级以上经济板块初步形成。

    规划未来:引领陆海统筹新时代

    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苏中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发展布局和南通高新区发展,省科技厅与南通市共建南通高新区,建立共建工作机制,推动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2014年7月,南通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发展的意见》,提出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在南通陆海统筹发展中的示范、引领和支撑作用。

    意见明确,到2020年,南通高新区经济总量大幅提升,对南通市区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20%。打造三大优势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高新区的主导产业,总产值占比超过40%,建成5个左右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和若干特色产业园。创新驱动格局全面形成,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200家。在船舶海工、现代纺织等行业拥有一批国际顶尖技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超过60%,建成家纺、建筑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信息电子、海工、航空等新兴产业的集聚区,科技金融、对外开放、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行区。

    两年多来,南通高新区通过“以升促建”,坚持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积极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新资源迅速聚集,创新成果大量涌现,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积极探索了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下一步,南通高新区将继续在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服务链方面,通过“市场化、专业化、标准化、常态化”的运作和管理做实、做强、做通、做优。

    一是在产业发展方向上,锁定“1+3+4”的产业方向:“1”是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包括科技金融和科技中介服务;“3”是以建筑、船舶海工、纺织三大研究院为突破口,引领三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4”是突破发展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即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材料、创意设计,围绕这些产业开展招商,分析产业成长路线、核心节点、战略布局,搭建研发、孵化、中试等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吸引风投、创投等科技金融机构,加速产业集聚发展。在加快推进科创大厦、科技之窗等载体建设的同时,同步谋划载体的功能布局,建立“综合孵化+专业孵化”的模式,提升孵化效率,加快创新要素集聚。

    二是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研发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以及科技合作平台方面,加快研发机构建设,引领和带动相关产业的集聚发展,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突破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推进科技金融体系建设,这也是科技新城2015年改革创新的重点。强化顶层设计,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完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科学运作科技金融和开展好科技金融活动。

    四是学习借鉴先进园区做法,加快科技服务产业集聚、科技服务企业集中和科技服务功能集成,实现从政策优惠向环境优化转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南通高新区借助基础好、环境好、发展态势好的有利条件,顺时应势,脚踏实地地探索出一条转型升级的新路子,引领陆海统筹步入新的发展时代,也在为争当新一批国家级高新区加速发展的典型和打造国家高新区样板区而不懈努力着。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