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2月12日 星期四
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不可分离
文·本报记者 刘晓莹

    “中国地域大、人口多,公共安全突发事件与其他非发展中国家不同,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四大类突发事件都有可能在中国发生。”应急救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辰安科技)副总裁吴鹏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应对许多自然灾害,比如地震、内涝、泥石流等时,自身的地域特征、地理环境、城市建设以及承载能力与发达国家有很多差异。”他举例说,如中国大部分城市排涝的标准按照3—5年一遇设计,而欧洲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多按照10年以上,甚至100年一遇的排涝水平建设。“日本是一个地震高发的国家,虽然中国也时常遇到地震灾害,但是在频度以及级别上都与日本有着很大的不同,我们广袤的地形、不一样的居住环境都决定了我们的建筑在抗震设计上要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

    辰安科技是公共安全与应急领域的领军企业,致力于公共安全应急平台软件、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广。公司在国家巨灾应急技术装备、城市公共安全、工业生产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人居环境安全、关键基础设施安全、核与辐射安全、电力安全、火灾安全、关键基础设施安全等众多公共安全领域,均全面拥有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用户遍及各级政府和各个行业。据吴鹏介绍,自2005年成立以来,基于创新的“产学研用”相结合机制,依托清华大学的技术优势和在自身在公共安全与应急领域的积累,辰安科技取得了百余项软件著作权和国内外专利,参与编制了多项国家标准规范,拥有完整的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2010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是目前在该领域的最高荣誉。

    对于此次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吴鹏表示,这项政策的出台,对于产业的发展以及国家应急能力的提升,都将有极大的促进和帮助。他认为,在应急产业发展方面,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两者是不可分离的。“因为应急和突发事件不是一个常态,是非常态下要执行的一项工作,但它却需要在平时就做好准备和储备,这项工作和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与支持。只有完善政府宏观引导和政策激励,再结合调动市场主体发展应急产业的积极性,才能加强这个产业的发展,从而提升我国在灾害应对方面的能力。”吴鹏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