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2月05日 星期四
一个人的“医院”

    本报记者 刘 莉

    ■直击大洋34航次科考

    这是一间只有一位医护人员的医院,却要在没有任何外力帮助下保障70多人的健康。这里是“大洋一号”的医务室,这里的主人是有40多年从医经验的随船医生王继明。

    1977年恢复高考时,正在某部队机关门诊部工作的王继明被老同志们鼓励着报了名。“他们把家里孩子的数理化课本都给我找来,让我复习考试。”经过努力,他顺利考入位于上海的第二军医大学。毕业后回到部队工作。1983年,部队整体转业进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王继明也跟着编入北海分局的机关医院。因为业务突出,从1986年起,他开始经常被抽调为一些大型远海科学调查任务随船保驾护航。1986年参与中日黑潮联合调查、中法联合长江口调查,1988年随“极地号”赴南极科考,以及中国第23次南极科学考察队(越冬)随队医生……从2001年起,他的工作重点彻底转向了远洋科学船,从那以后,每年都有100多天在海上度过。

    “作随船医生和医院医生最大的不同是面面俱到,医生、护士、后勤保障全都是一个人。比如一个突发的手指外伤需要手术,从手术器材准备到消毒、麻醉、清创、缝合,全都是一个人。”王继明说,船医还需要是一名全科医生,内、外科、眼科、口腔、妇科……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要想办法解决。光出发前药物、医疗器械配备就绝对是个经验活儿,针对船上特殊条件的突发疾病,都要准备好以防不测。

    船上条件有限,需要随船医生有非常丰富的诊疗经验。一次出海,一位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的调查队员突然高烧、恶心、呕吐,肚子痛得非常厉害,但他又说不清具体位置。船上没有化验、B超、X光等设备,只能用腹部触诊、听诊等物理诊断手段,判断是哪个脏器出了问题。王继明通过检查,诊断这位调查队员是突发急性胆囊炎,可能伴有胆囊结石。他随即进行保守治疗,积极退烧消炎控制住病情,经过几天积极治疗,病人身体恢复了,并继续海上的工作。船靠港后患者去医院复诊结果确实是急性胆囊炎伴有严重的胆结石。这位患者回青岛立即进行了手术。

    记者所在的大洋34航次科考第二航段,刚刚出海3天,就有一位调查队员突发急性腹痛,疼痛剧烈难忍,不能直腰,活动受限,伴有发热、恶心等,王继明立即给予检查,最后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并采取措施让病情得到有效治疗。另一位船员腿部外伤,王继明为他清创缝合止血包扎,之后每天换药,如今这位船员已经痊愈。“远洋科学调查由于远离大陆,来回不便以及航程任务不能耽误,我们在船上能做的就是利用临床技术和经验,尽量提供优良医疗服务,不影响任务的完成,不造成不必要人身和经济损失。”

    王继明说,船上看病也有个优势,从发病到看病时间短,为诊断治疗争取了时间。这么多年的随船经历,他从没出现过医疗差错,没有耽误过治疗。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没掉过链子”。

    比起临床大夫,随船医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要做保健工作,要随时关注船员和调查队员的身体状况。了解每一个队员,对有冠心病、高血压或其他慢性疾病的人要特别关注。“要经常提醒他们一些注意事项和保健措施。”王继明说。船上生活的特点:活动空间小、交流少、航段时间长,远离大陆,新鲜蔬菜不能补给,另外晕船、噪声、震动等一些特殊环境容易引起高发的疾病及心理因素都是随船医生需要特别注意的。

    在船上,王继明坚持每天2个小时的业务学习,看业务书籍、看自己从家带来的医学讲座视频。不出海的时候,每周他都会去图书馆浏览最新的医学杂志。“医学发展非常快,很多新的医疗基础理论,以及新的治疗思路、手段,需要学习,虽然不一定用的上但需要了解,要不就会落伍。”

    “让船上所有人健健康康出来、平平安安回去,这就是我的工作。”王继明说。

    (科技日报西南印度洋“大洋一号”2月4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