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2月02日 星期一
“中国的科考船让我学到很多”
尼日利亚学者Rabiu的“大洋一号”行
中国科研人员给Rabiu讲解海洋生物样品采集。本报记者 刘莉摄

    ■直击大洋34航次科考

    本报记者 刘 莉

    大洋34航次第二航段第二组的作业期间,总能看见一个黑皮肤的队员参与其中。甲板上收放设备时拉绳止荡,设备水下作业时监测仪器填写班报,对讲机里有时还能听到他在绞车操作间值班的报告,当然是有些蹩脚的中文:“深拖深拖,滑轮正常”。

    这位就是来自尼日利亚海洋研究所36岁的Rabiu Abdulkarim。这次他的“大洋一号”之行源于中国大洋协会与国际海底管理局共设的一项捐赠基金资助计划。1月4日他从毛里求斯路易港上船,开始为期一个航段的海上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培训。

    这是中国大洋协会与国际海底管理局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培训计划的一个延续,将在双方共同资助下邀请发展中国家科学家参与西南印度洋热液活动及其成矿作用的合作研究。希望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提高发展中国家参研人员对洋中脊海底热液活动的认识和研究水平,同时推动西南印度洋超慢速扩张洋中脊海底热液活动研究的国际合作。

    第二航段负责培训工作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廖时理介绍,这个航段Rabiu 将参加35天的海上勘探培训,此后他将前往浙江杭州,与中国科学家们进行为期2个月的海底多金属硫化物方面的合作研究。

    在船上,除了参与作业组的实际操作培训外,Rabiu的业余时间也被安排了培训课程,经常可以看见在地质化学实验室、多波束实验室或是网络实验室有专人在对他进行培训。老师们都很认真负责,专门制作每个专业的英文PPT,讲到某个具体设备、样品,还不厌其烦带他到现场去看。Rabiu也很好学,总是认真聆听,不时提出问题。

    廖时理介绍说,本航段考察队为Rabiu安排的培训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设备收放操作流程、地质样品收集处理、生物样品收集与存储、多波束和声学拖体工作原理及应用、近底磁力仪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MAPR(热液羽状流自动探测仪)的工作原理等。分别安排了6位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为他进行一对一培训。

    Rabiu在尼日利亚海洋研究所从事海洋沉积学研究。他告诉记者,他是在国际海底管理局的网站上看到消息后申请得到这个机会的。“大家为我安排的课程非常丰富。我学会了怎么收集数据,怎么使用一些设备,还通过深海摄像机第一次看到了深海海底的地质变化。”对电视抓斗、超短基线、摄像拖体上的Eh(氧化还原电位)传感器等设备他很感兴趣,“因为有视频摄像可以选择一些特定的东西采集,培训人员还教给我样品采集后怎么现场观察鉴别、分析处理,使用便携式手持荧光测试仪分析样品等等。” Rabiu对中方人员评价很高:“知识非常丰富,遇到一些语言问题,他们为了让我更好理解,总是尽心尽力解释。”

    Rabiu之前对中国了解很少,“对我来说,这艘船就是中国”,在短暂的接触中他感觉中国人友好、勤劳、喜欢交流也乐于接受他。“开始我有些害羞,但现在已经能自然沟通了。”对船上的中国饮食他觉得很特别,“有时候会想念家里的饭但慢慢也习惯了。”Rabiu性格开朗,闲暇时间会和船员、调查队员们一起打兵乓球、踢毽子,唱卡拉OK,聊他的家人和孩子,有时也会拿着纸和笔认真地学中文,现在调查队员们已经给他教会了4首唐诗。

    在Rabiu看来,这次培训他最大的收获是学到了很多新知识,见识了许多新的海洋调查技术手段,认识了很多中国研究者并建立了友谊,今后工作中会有更多合作。他还希望能有机会前往中国进行博士阶段的学习。

    (科技日报西南印度洋“大洋一号”2月1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