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1月16日 星期五
“山寨”非捷径 创新是正途
文·郭 爽

    美国拉斯韦加斯近日会展中心正在举办的消费电子展(CES)上,“国际展厅”处于展会偏远角落。这里满眼可见汉语拼音标注的名字,是个不大受老外“待见”的地方。可“酒香不怕巷子深”,一些中国“小摊儿”还是被外国记者发现,并曝出“苹果手表遭中国克隆”的消息。

    在遭外媒吐槽的中国展位,记者没有见到传说中形似苹果手表的“神器”实物。不过,展板上的产品照片,无论是外形还是操作界面确实与苹果产品极为类似。在问及实物去向时,戴着墨镜的厂家代表胡小姐对记者说:“我们就带了两个,已经被客户拿走了。”

    苹果手表基本款在美国售价350美元,而深圳这家公司生产的形似机价格只有60美元左右。在被问及该产品与苹果手表有何不同时,胡小姐表示自己不知道苹果手表什么功能。而在回答类似产品是否会侵权的问题时,她却连称“不会,因为还是会有不同”。

    在消费电子展上展出智能手表、可穿戴设备的中国参展商并不少见,今年新推出的各种智能产品琳琅满目,绝对“秒杀”那些每年费半天劲才发布几款新品的大公司。

    其中,山寨三星智能手表是最常见的产品,美国比较流行的几款智能腕带的高仿品也并不少见。不过,这些产品的生产商均声称自己的产品与“真神”不同,甚至性能更丰富,售价最低只有25美元。

    中国小微企业自主创新不易,打造消费者认可的品牌更加艰难。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山寨”就是捷径。

    “仿造、复制和抄袭这条路绝对走不通,”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手机企业代表对记者坦言,“我们以前也做过山寨,但结果就是死路一条。以手机为例,通信运营商类似买套餐送手机的营销模式就会极大打压‘山寨’手机的生存空间。”

    美国创新战略公司的技术分析师本·巴加林认为,中国生产大量“山寨”智能手表不足为奇,这些产品大多不会真正走出本土市场,对苹果公司也影响有限,因为消费者很清楚自己买的是什么。

    而一些真正致力于自主创新的中国企业同样受“山寨”之害。因为有了“山寨”的恶名,原创产品不仅要证明自己不是“山寨”,还得防着被别人“山寨”。深圳一家防水充电器公司的销售员石姗对记者说:“我们的产品只供外销,根本不敢在国内卖。尽管有专利,一旦进入国内马上就被抄袭。”

    好在众多中国展商中,也不乏“不怕剽窃”的创新者:中国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无人机产品以其领先技术占据全球民用无人机约70%的市场份额;中国超多维光电子公司展示了可应用于各种个人智能屏幕的裸眼3D技术,外国同行争相寻求合作机会;小微公司“音乐猫”展示的跨界智能乐器因产品独特,甚至让展会主办方也无法界定其展品类别……

    “中国的特点就是‘快’,他们非常聪明,极为善于复制和学习,”美国移动通信巨头韦里孙公司的中国区总经理凯文·林克在本届展会的技术论坛上指出,“但他们同时也正在展示越来越强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在消费电子展上,深圳一家可穿戴设备参展厂商同时展出了两款产品,一款是三星智能手表的高仿品,另一款则是基于传统机械表盘的智能手表,后者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任何一个企业都有模仿、学习的过程,”商家代表王宁说,“但最终仍是要走一条创新的路。”(新华社)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