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1月15日 星期四
缆绳遇险记
本报记者 刘 莉

    直击大洋34航次科考  ⑨

    东四时区14日清晨5点半(北京时间上午9点半),太阳已从东边的海面慢慢升起,照亮了印度洋上“大洋一号”的甲板。值夜班的大洋34航次科考第二航段第四作业组正按计划回收深海拖体,险情突然出现。

    在后甲板绞车操作室监测A型架和滑轮的同济大学硕士生罗安发现滑轮向右舷偏移,便通知驾驶台。“拖体作业的终点是3100多米,从5点开始回收一直正常,但缆绳回收到还剩630米的时候,滑轮出现偏移。一般这种情况通过驾驶台调整船向或速度就可以解决。”罗安告诉记者。

    但此时在位于船底四层的深拖实验室,跟班装备助理和作业组长在监测屏幕上发现了更严重的问题。牵引绞车的一截缆绳跳槽,卡在了绞车排缆器轨道与左侧的挡板间,整个缆绳不得动弹。挂满科学仪器的深拖设备就这样被悬在距海面630米的海水中,无法回收。

    6点钟记者赶到缆绳车间,这里早已是一派忙碌景象。来自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技术保障中心的装备助理孙元宏、实验室主任张建华、实验员王福庆和第四作业组的成员们都聚在这里,正想各种办法、试验各种工具希望将缆绳取出。

    被卡的钢缆已能看到有钢丝断裂,“钢缆有两层,如果断裂严重几百斤重的拖体可能会掉入海底,再无法回收。”张建华告诉记者。此时已是大汗淋漓的他们压力可想而知。

    这已是第二航段进行的第七次综合热液异常监测。每次作业,都靠绞车操作缆绳将携带着各种科学仪器的拖体下放至2000—4000米的深海中,通过船慢速行驶拖曳拖体在作业区海底一条线一条线地探测。正在回收的拖体已在水中探测了14个小时。

    上午7点,缆绳终于从卡槽中解出,外层钢缆被卡断三分之一。经过判断,技术人员认为能够将拖体回收回来,但为保证后续调查安全,拖体回收后,需要将钢缆从断裂处截断重新焊接新的挂钩。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一整天。为节约时间不耽误科考进程,经过商议,航段首席科学家李怀明决定从今天起换缆进行电视抓斗作业。

    上午8点半,拖体终于平安回到甲板,数据收集工作如常进行。中午11点,断裂的缆绳被切下。大家来不及庆祝,又投入到紧张的换缆工作中。为保证下午电视抓斗顺利下水,很多夜班的作业组成员依然在紧张忙碌着。

    (科技日报西南印度洋“大洋一号”1月14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