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4日 星期三
36亿元 拜耳收购滇虹药业
外资看重的是什么
总部位于云南昆明的滇虹药业,主要生产皮肤科非处方药物和用以治疗各类妇科疾病的传统中草药产品,2013年销售额为1.23亿欧元,公司业务覆盖研发、生产、营销等领域。作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滇虹药业目前拥有授权专利196件,申请量一直保持明显增幅,专利技术实施率高达85%以上。
拜耳收购滇虹药业,是从资源到流通渠道的整体收购。既获得了滇虹药业在云南的植物资源,也获得了非处方药的流通渠道。长期关注生物医药发展的李中华一语道破关键,拜耳更看重的是滇虹药业的无形资源,如拥有的中药专利、中药批文以及政府支持,这些都是外资药企难以直接获取的。

    文·本报记者 刘 垠

    近日,德国制药巨头拜耳公司以36亿元人民币收购滇虹药业。这是继2009年,中美史克和天津达仁堂联姻涉足中成药销售领域后,外资再次并购中国中医药企业。

    作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滇虹药业目前拥有授权专利196件,不但申请量一直保持明显增幅,就连专利技术实施率也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达到85%以上。业界人士推断,这可能是拜耳“相中”滇虹的关键因素。

    大手笔高溢价收购,从资源到流通的整体并购,成为耐人寻味的关键词。滇虹药业究竟凭借什么吸引拜耳?外资频频并购中药企业背后是否另藏玄机?这些疑问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外资并购  暗藏哪些玄机

    距离双方对外宣布收购意向8个月后,拜耳最终完成了对滇虹药业的收购。

    近日,拜耳公司宣布以36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完成了对滇虹药业集团公司所有股份的收购,将获得滇虹药业在昆明、上海和成都的四个生产基地和一个研发中心。

    拜耳方面表示,该收购案加强了保健消费品业务的发展,有助于拜耳医药保健在关键增长国家的非处方药领域进入领先地位。

    事实上,外资药企涉足中国中药企业收购并不新鲜。2004年5月,美国东方生物技术以720万美元收购了以生产中药为主的黑龙江松花江药业100%的股权。2005年3月,美国日晖集团对华良药业投资1500万美元,专门开发吉林长白山“北药”资源。2009年7月,中美史克与天津中新药业旗下的达仁堂中药厂开展合作,涉足中成药销售领域……

    外资并购国内中药企业的背后,释放出什么信号?

    “中药在中国的市场所占比重较大,德国拜耳对滇虹药业以高价整体收购,说明拜耳看好中国中医中药,看好滇虹的优势中药品种。”中国技术交易所副总裁李中华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不要把外资进入中国传统中药市场看作是狼来了,业界应该看到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方面,借助德国拜耳先进的制造工艺、企业管理和研发技术,或许能更好发挥滇虹药业中药方面的优势,进而对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起到示范、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拜耳进军中药领域,有助于提升中药在全球医药市场的认可度,让中医药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挑战必然会随之而来,比如我们的中医药从原材料种植到生产加工的一系列链条中,并未形成公认的现代化标准体系,如何将传统中医药产业做大做强值得深思。”李中华说,政府要引导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并在中药现代临床的评价上做文章。中药企业要有竞争和危机意识,注重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导向作用,倒逼中医药企业形成规模、转型升级。

    入主滇虹 高溢价收购为哪般

    此前,拜耳曾经收购原东盛集团旗下的感冒药“白加黑”,而收购滇虹药业是拜耳迄今为止布局中国市场的最大一笔收购。业内曾根据滇虹药业2013年近10亿元销售业绩,预期估值约为15亿元。

    36亿元的收购价,出乎业界预料。

    为何拜耳会以高溢价收购滇虹药业?不少人将其解读为,是拜耳进军中国中药市场的跳板。业界人士认为,这与滇虹近年来在非处方药以及中草药领域的发展和积累有关。

    中国非处方药协会排名显示,滇虹药业为非处方药物企业前十强企业,主打产品包括“康王发用洗剂”“皮康王”等。值得关注的是,全国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统计显示,云南有中药资源6559种,中药资源总数和药用植物种数分别占全国的51.4%、55.4%,为全国之最。

    “拜耳收购滇虹药业,是从资源到流通渠道的整体收购。既获得了滇虹药业在云南的植物资源,也获得了非处方药的流通渠道。”长期关注生物医药发展的李中华一语道破关键,拜耳更看重的,是滇虹药业的无形资源,如拥有的中药专利、中药批文以及政府支持,这些都是外资药企难以直接获取的。

    总部位于云南昆明的滇虹药业,主要生产皮肤科非处方药物和用以治疗各类妇科疾病的传统中草药产品,2013年销售额为1.23亿欧元,公司业务覆盖研发、生产、营销等领域。除了在中国开展业务,滇虹药业的产品还在尼日利亚、越南、缅甸和柬埔寨等其他国家销售。

    布局谋篇 拜耳进军中药市场

    虽然拜耳方面一再表示,收购中国本土企业滇虹制药,与德国拜耳进军中医药市场或者中医药研发完全无关。但不少人仍将拜耳收购滇虹药业,看作是进军中国中药市场的一个讯号。

    “通过滇虹药业早已搭建的研发、生产、销售平台,成为拜耳进军中国中药市场的‘桥头堡’。”李中华直言,在本土收购有一定品牌价值和特色产品的医药企业,无疑是快速进入中草药领域的捷径,并且可以弥补在其他品种领域的不足。

    也有人认为,拜耳收购滇虹药业是否就意味着进军中药市场,目前不好下定论。从滇虹药业的专利布局看,中药专利申请占其专利申请总数的比例还很低,拜耳借滇虹药业的中药专利,短期内进军中国中药市场的可能性不是特别大。

    拜耳高层早前表示,未来将把滇虹药业在中药领域的专长与去年收购的德国中草药制造商Steigerwald公司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展中药的应用,让中药走向全球。

    反观滇虹药业,近年来主销产品结构变化不大,拳头产品为家喻户晓的康王系列,其他药品市场竞争力较低。

    在李中华看来,滇虹药业广受欢迎的产品线和其与拜耳互补的品牌优势,此项收购能使拜耳快速进入到中国非处方药领域的皮肤科品类之中,而对竞争力较低的产品,拜耳会借助德国的研发、技术和优势产品将其整合。

    据中康资讯数据预测,2014年中国非处方药市场规模为1980亿元,将比2013年同期增长11.1%。同时,今年国内药品市场规模增长速度在16%,如果按照年均增长15%来计算,5年之后,我国药品销售将接近全球药品市场的40%。

    拜耳集团董事会主席MarijnDekers曾表示,收购将使德国拜耳集团作为外资企业获得在中国非处方药市场的领先地位,目前中成药占中国自用非处方药物近50%的市场份额,这有助于拜耳进一步扩大在华市场份额。

    不可否认的是,通过并购,拜耳将获得滇虹药业的26件中药相关专利,这将为中国中药领域的专利布局中奠定基础。

    “一旦德国拜耳在中药的研发和营销上完成整体布局,中药企业或将直接面临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高级医药合伙人史立臣提醒说,未来的德国拜耳或将发展为凭借中西药两条腿走路的药企,届时,中药企业更难与之抗衡。

    “拜耳和滇虹的联姻,是经过理性思考和双方博弈后的结果。收购与被收购只是合作的一种形式,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拜耳入主会带来什么变化,无论是风险还是机会。”李中华乐观地认为,这种改变的表现方式之一,是为中草药医药保健产品的标准化研究,以及市场推广中提供一些新的助力,唤醒国内中药企业的危机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竞争。

    现实的情况是,我国中药产业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中药企业在专利申请和运用上不够重视,研发创新能力较弱……

    “既然不能阻挡外资频频并购的脚步,那么,本土企业就要苦练内功,重新审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借用现代科研的创新让中药走出去。”李中华称,目前来看,非处方药市场品种很多,竞争比较充分,外资药企并购并不会形成垄断,也不会扰乱国内现有的医药营销秩序。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