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8日 星期四
追逐梦想的热土
——常州科教城创新发展纪实

    □ 张振陵 王依人 本报记者 丁秀玉

    十多年前,当常州市决定在城南一块五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设科教城时,那里还是一块空荡荡的田野,但从那一刻起,它已注定成为一片追逐梦想的热土。

    倾力筑梦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这是中共常州市委常委、科教城党工委书记徐光辉在招科引智推介会上,向海内外人才发出真切、深沉的呼唤。10多年来,这种呼唤一直没有停歇过。

    在声声呼唤中,南京大学来了,在科教城建立了第一家进驻的高校研究院——南京大学常州高新技术研究院。初建时,科教城食堂尚未建好,研究院负责人陈强等常和建筑工人一起吃路边小店、吃盒饭,历尽了追梦路上的艰辛。如今南京大学常州高新技术研究院在科教城已建成5个开放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州研发基地、承建了1个江苏省公共服务平台、1个常州市重大公共技术平台,与企业共建了29个校企联合实验室;帮助常州企业建设了3个院士工作站和3个省级中心;引进了江苏省海外归国领军型创业团队5个、常州市领军型创业团队21个(4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孵化了28个创新型企业(其中6个获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资助),完成企业委托合同项目120余项,解决了一批企业技术难题,为促进南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和常州创新型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声声呼唤中,张翀昊、倪春阳、孙江来了,他们放弃世界500强企业的优厚待遇,带着50多项激光熔覆等技术领域发明专利,来到常州科教城,建立了常州中机天正激光装备有限公司,致力于激光再制造设备在应用、技术、工艺和结构方面的创新。他们研发的多项行业前沿技术填补了国内激光设备领域空白,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国内激光再制造技术的发展,在汽车制造、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在声声呼唤中,马炘来了,带着“人人都拥有机器人伙伴”的梦想,担任了江苏中科院智能科学技术应用研究院负责人。研究院力争用5年时间建设成江苏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领域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的核心基地,成为中科院在先进制造领域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示范载体,成为先进制造技术与高端装备产业高端人才培养与集聚的区域高地。到2018年,研究院规划实现“三个一千”目标,即科技人员总数达到1000人,年服务产学研合作企业1000家以上,通过技术输出和辐射带动江苏产业新增产值1000亿元。

    在声声呼唤中,中科院来了,国内多所著名高校来了,国外的科研机构也来了。

    中科院在常州科教城设立了中国科学院常州先进制造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中科院所属多个研究院所分别来常州设立分支机构或与企业开展项目合作,有6个研究所成立了实体分所。中科院常州中心现有科技人员426人,其中领军型高层次人才20多人;建成了26个专业实验室,与企业共建了26个联合研发中心;孵化了25家高科技公司,签约实施院地合作项目168个,项目直接投资超过12亿元。中科院常州中心先后荣获“国家首批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产学研合作促进奖”和“中科院院地合作先进单位”。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10多所高校先后在科教城建立了研究院,已孵化了23家高科技企业。南京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哈工大铭赛、北大众志建设了独立科技研发大楼。

    德国、日本、荷兰的一些科研机构也在这里开展国际合作。中德创新园区入列中国—欧盟城镇化伙伴合作计划,世界著名设计大师克拉尼成功落户并创建了江南克拉尼现代设计院;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中国研究院、牛津ISIS技术转移中心、常州首个海外院士福斯特工作室相继成立。

    科研机构的集聚,带来了人才的集聚。目前,常州科教城拥有研发人才1.6万人,其中博士学历或高级职称2500多人,国家千人计划53人、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56人,签约市龙城英才计划项目431个。目前共有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265个,占常州引进海归团队的三分之一。常州科教城被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授予“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正成为“科技CEO”的“制造机”。

    聚力追梦

    “园区以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为主动力,大力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以平台经济开启二次创业,以科技服务引领内涵发展,构建‘全生态’科技服务体系,不断推进园区由形态建设向内涵发展转型。”常州市委常委、科教城党工委书记徐光辉如是说。

    历经十多年发展,常州科教城初步探索出“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科技创新“常州模式”,成为新时期常州一张靓丽的名片。

    以“学”为基础。常州科教城按照“统一规划、资源共享,集约发展、集群发展”的思路,集聚了一所本科高等院校和六所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超过8万人,其中研究生1400人。是国家首批高职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江苏省唯一的示范性高职教育园区,被誉为“银领摇篮”。2014年9月,常州科教城3个项目被国家教育部授予“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以“研”为核心。联合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共建研发机构和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已经集聚了一批各类研发机构。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共建常州先进制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中心,设立了14个分中心和6个研究院所,建成了30个专业实验室,孵化了20多个高科技公司。先后引进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5个大学共建了研究院和产业化基地,形成了“常州无名校,名校聚常州”的生动局面。

    以“产”为目标。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引进孵化了500多家高科技企业,今年年营业收入将实现6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科技企业40多家。“5·18中国常州先进制造技术成果展洽会”作为常州区域创新的特色品牌,连续9年在常州科教城举办,立足常州、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吸引了一大批高科技人才,招引了一大批合作项目,转化了一大批科研成果,为常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近年来,常州科教城围绕“智能、设计、信息”三大先导产业,坚持开放配置科技资源、产业配置科技资源,一批相关的高水平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实验室加快建成,一批智能制造关键技术与核心部件实现突破,一批智能高端装备与自动化生产线得以攻克,一批系统集成与示范应用及产业化项目快速推进,一批具有自主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企业有效培育。

    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风云变幻,在常州科教城,科技创新、创业创造的紧迫感十分强烈。园区瞄准3D增材制造产业发展,以新誉集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江苏分院、常州华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为基干,加快建设三维打印协同创新与融合转化基地。每年12月份,常州科教城作为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举办地,已连续成功举办六届,来自全国30个赛区的500支团队,1500名选手围绕3D打印和数字化设计制造展开“巅峰对决”,实现了3D 技术、人才与企业项目合作对接,在全国率先掀起了全民创新、万众创业的热潮。

    今年,江苏省和常州市共建的“国产云计算产业园”落户科教城,这将为“常州制造”转向“常州智造”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科教城正加快组建江南云计算研究院,发展云计算服务示范应用项目,积极打造国际知名的云计算示范区。

    常州科教城还紧紧抓住常州建设“智慧城市”的机遇,加快建设移动通信互联产业园,积极推动常州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发展。在信息方面,重点围绕移动互联、云计算和大数据三大方向,在科教城打造创新型企业集群和高科技企业集群,为园区持续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设计产业上,常州科教城重点围绕智能装备和节能环保,在结构设计、系统设计领域加快集聚领军团队,构建“创意+设计+技术+产品+服务+客户+商业+品牌”一体化全流程的创新体系。

    助力圆梦

    常州科教城管委会主任许小波介绍,常州科教城按照“立信立行”的理念,着眼需求导向,园区能为您做些什么;着眼问题导向,您对园区服务怎么看,大力开展“服务提升行动”。集聚科技人才,在创新中超前服务,在服务中化解困难,对创新人才关爱有加,对创业项目真诚服务。

    科教城党工委坚持把加强党建工作和推动园区内涵发展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创新和丰富支部组织生活形式和内容,增强党支部战斗力。佰腾科技党支部突出知识产权服务品牌,带领公司党员开展“选标杆,找差距,定目标,创一流”活动,以党员形象提振精气神,通过股权激励,激励公司团队共同成长。科教城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闵瑞华表示,园区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就必须毫不放松地抓好党建工作,落实责任制,汇聚正能量,共筑中国梦。

    在常州科教城天润科技大厦内,园区30多家科技创业企业、研发机构自愿组成“科技创业公会”,创办了“创客九号”茶吧,通过“半月下午茶”“私人董事会”“创业导师团”“一小时讲堂”等新颖活动,实现互联互通、协同创新,打造科技创新创业集群,构建创业人才合作交流学习平台、政企高效沟通平台、企业创新和提升平台。

    园区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江苏银行推出“苏科贷”业务,借助资本市场,助力园区中小型科技企业快速发展。常州科教城通过构建金融“天使下午茶”、营销“安琪下午茶”和服务“半月下午茶”全生态服务品牌,探索“服务+股权”“孵化+创投”的苗圃模式,形成“海归人才+本土资本”“传统产业+科技研发”的孵化网络,努力实现一年育成,二年成长,三年加速。

    目前,园区科技金融中心成为江苏省首批创投业发展集聚区,拥有注册创投机构52家,管理资本规模近70亿元。同时,科教城还设立其他各类中介服务机构65家,服务体系涵盖专利、产权交易、评估事务所、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人才交流中心等。

    “创新源于创业,创业成于创新。”常州市委常委、科教城党工委书记徐光辉表示,下一个十年,常州科教城将紧紧抓住国家建设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大机遇,坚持以常州社会需要和产业需求为引领,经济科技教育统筹并举,创新创业创造协同并进,以应用与集成为基点,以聚集资源、聚合力量、聚焦产业、聚成品牌为路径,大力实施“333”工程和“358”计划,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围绕创新链优配人才链,大力发展高科技企业集群和创新型企业集群,大力发展科技型和创新型服务经济,致力构建起成本洼地和规则高地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奋力谱写中国梦常州篇章。

    ■常州科教城获得荣誉

    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国家首批“高职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

    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区

    国家科技合作基地

    国家可再生能源基地

    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

    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区

    《创业邦》评选2013、2014年中国最佳创业园区常州科教城全国第二

    江苏省唯一的“示范性高职教育园区”

    江苏省首批“省级科技企业加速器”

    江苏省创业投资集聚区

    江苏省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

    江苏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江苏省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

    江苏省科技服务示范区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