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2日 星期五
谨防油价 挤压创新空间
王晓松

    近几个月来,国际油价出现了大幅的下跌。从7月份的每桶110多美元,一下子跌到了不到70美元,下跌幅度达到了40%多。油价这种短期的大幅下跌,在过去都是很少见的。与油价上升会逼迫出创新的加速相类似,油价的下跌则很可能会打压创新的空间。

    在上世纪后半叶,曾连续爆发过三次石油危机,对当时的世界经济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正是在石油危机之后,科技创新在提高石油使用效率以及寻找替代石油等传统能源的方向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从而引领全球步入了后工业化时代,信息技术产业等一批低能耗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起来。而一旦油价出现了下跌的走势,那些低能耗行业以及为替代传统石油开采模式而刚刚发展起来行业,则会陷入疲态。比如,煤炭深加工行业的盈利点与油价直接相关。据有关机构测算,当国际石油价格在每桶100美元左右时,我国的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乙二醇等煤化工产品均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而当油价低于每桶70美元时,行业基本无利可赚,甚至亏本。现在,我国华东地区一些从事煤制烯烃的企业的利润已经从去年的每吨3500元缩小到400元左右。如果油价进一步下跌,那么显然企业就要赔钱生产了。再比如,现在国际上很多论调都把美国页岩油气的生产看作是这一轮油价下跌的主要诱因之一。美国自2010年开始大规模开发页岩油气资源以来,仅在北达科他州和德克萨斯州主产区就钻凿了20000多口油井,总数是沙特油井数的近10倍之多。现在,美国已经是世界第三大产油国,日产原油9百万桶,仅比世界产油大国沙特少一百万桶,并且大量向国际市场输出页岩油气产品。但由于页岩油气的开采需要采用大量新的技术设备以及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并要对生态破坏作出相应的补偿,因此造成其成本必然高昂。大致的测算分析显示,美国现在每口页岩气井的平均成本在270万美元到370万美元之间,而对我国而言,由于地理条件的差异等其他因素,每口页岩油气井的成本要比其高上4—5倍,大概在500万美元到1200万美元。油价下跌,显然会对页岩油气开发的利润空间造成较大的冲击,也直接导致一些国家不得不放弃对本就成本高昂的页岩油气资源的开发进程。

    当然,对正陷入衰退的全球经济来讲,油价下跌也许是一件好事。起码很多国家由于生产成本的下降,可以舒缓物价上涨的压力。尤其是对一些石油消费大国,像美国。2013年,一个典型的美国司机用于汽油的消费有3000美元,油价下降的结果是他们有望减少近800美元的支出。而像目前急于实施更加宽松货币政策的欧洲国家也会高兴油价的下跌,因为这让他们减轻了此前所担忧的通胀压力。我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油价下跌对于我们降低生产成本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短期内,更多的加工制造企业对于生产回暖会重燃希望。

    但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油价的走低对于创新而言却未必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在希望加快创新步伐,以创新来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因此,在欢迎低油价的同时,也要清醒地意识到高能耗产业反弹的可能性,决不能对此掉以轻心。从决策部门的角度出发,还要能坚持三个“不改变”,即坚持鼓励和支持创新的政策导向不改变,坚持把企业盈余利润投向创新研发的方向不改变,坚持淘汰落后产业的既定方针不改变。

    “创新驱动、发展转型”,是一个历史性的大机会,是产业变革与技术革命交汇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大良机。我们千万不能因为一时的油价回潮而再次错失机遇,功败垂成。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