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2日 星期五
投资很热,市场爆发仍是未知数
——移动医疗行业观察(一)
文·本报记者 王 怡
■数据

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变化

编者按

    移动医疗行业是投资界的香饽饽。移动医疗的发展是伴随着技术的革新而来的。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技术的变革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移动医疗这一行业已经在欧美呈现了爆发式的发展,市场认为移动医疗也将在中国进入快车道。这不仅是因为中国的医疗市场是全球最为庞大的,也因为中国拥有世界最多的网民。

    投资界已经对此做了积极布局。但,移动医疗在中国会像在美国那样爆发吗?技术是可行的,用户基础是庞大的,商业模式的不明晰让这一领域最近仍摆脱不了“砸钱”与“炒概念”的阶段。

    移动医疗行业有哪些新技术?传统的医疗体系能否因互联网而变的轻量?商业模式该怎样发展?市场什么时候会为这场盛宴“买单”?带着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走访了那些获得资本市场青睐的行业企业、投资机构以及医疗行业专家,带来“移动医疗行业观察”系列报道。

    12月5日,陈女士到北京友谊医院就诊时发现,就算去得很早,挂号却仍排在后头。周围的病友告诉她,他们提前用支付宝挂了号。用手机挂号,陈女士无意中触及到了“移动医疗”的世界。

    挂号、诊疗、买药 移动医疗愿景“很宏大”

    不用从钱包里拿出1分钱,通过支付宝钱包挂号、获知看病时间段、交费、医保退费……作为北京首家尝试与支付宝合作的医院,北京友谊医院的患者不用排队即可实时完成支付。科技日报记者在北京友谊医院看到,门诊大厅内专设柜台接受患者咨询,医院内四处张贴着相关告示。

    今年5月,支付宝宣布了“未来医院计划”,要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用5至10年时间,打造基于大数据、以患者为中心的移动智能就医平台。目前,阿里已和全国主要城市的近50家三甲医院达成合作意向,年内将会有约50家“未来医院”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昆明、重庆等10个城市。

    在11月20日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发言说道:“如果我们做对的话,30年以后应该是医生找不到工作了,医院、药厂越来越少。”

    “未来医院”计划建立起一个移动医疗服务体系,实现挂号、候诊、医院导航、缴费、取报告以及医患互动;其后将提供在线完成电子处方、就近药物配送、转诊、医保实时报销和保险实时申赔等服务,以帮助医院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变得更加高效;并利用基于大数据的健康管理平台帮助用户防病。

    阿里巴巴的“未来医院”野心勃勃、跃跃欲试,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互联网企业的雄心壮志。

    互联网巨头布局 技术带来新模式

    发现医疗领域这块蛋糕的不仅只有阿里巴巴,国内另外两家互联网巨头也在积极布局。今年6月30日,腾讯微信已经和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合作,成为全国首家启用微信医保实时结算的医疗机构。而“广州健康通”公众号的启用是微信智慧医疗的又一次创新和推进,广州市民不仅可以了解广州市各大医院预约挂号信息,而且还可以通过微信预约挂号,实现“随时随地触手可及”的预约挂号服务。

    微信开放平台负责人介绍,“广州健康通”微信公共账号是由广州市卫生局打造并统一管理的平台,和医院系统打通,病人到医院可以直接看病。不需要像以前拿一个验证码,再到医院单独的窗口排队。其次,微信提供了安全、快捷、迅猛的产品体验,能够为用户节省时间,不过目前还不能连接医保账户直接划账。在三个月的运行中,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平均每月有12000多位用户通过微信支付结算,患者在诊疗中平均节省了3.5小时。

    今年9月,腾讯以7000万美元战略投资医疗健康互联网公司丁香园,和丁香园在各自的平台展开一系列包括对微信系统探索和对接在内的合作。10月,腾讯再次出手领投在线医疗挂号网,总融资金额超过1亿美元。

    以搜索引擎为主业的百度主要从硬件入手,今年2月与北京卫计委和中国电信展开合作。

    计划在2014—2017年期间,百度与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在互联网保健信息服务、人口健康便民服务、网络信息安全与健康网络建设、健康云等方面展开合作。

    今年7月,百度上线了最新的产品“疾病预测”,利用用户的搜索数据,并结合气温变化、环境指数、人口流动等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实时提供几种流行病的发病指数。同为搜索引擎的谷歌(Google)早在2009年,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几周前,利用“谷歌流感趋势”成功预测了流感在美国境内的传播,其分析结果甚至具体到特定的地区和州,并且非常及时。虽然,目前利用大数据技术判断疾病疫情的服务还不能够保证其权威性,但其已被列为主要的参考资料。

    目前,百度疾病预测提供流感、肝炎、肺结核、高血压和性病等11种疾病的活跃度、热度,以及各种疾病相关的城市、区县及医院排行榜。用户可以查看过去30天的数据至未来7天的走势。中国疾病防控中心还提供了流感的监测数据作为流感疫情预测模型的辅助参数。

    在IT巨头们争相布局健康医疗领域的背后,移动医疗行业本身也具有巨大发展空间。

    互联网时代的健康管理

    有了病才去找医生的传统医疗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丰富的健康维护需求,为人群提供包括预防、医疗、保健在内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将会逐渐取代传统医疗模式。而这一设想已经在目前部分医院与技术商合作开发的移动医疗方案中得以实现。

    2011年上线的“春雨医生”移动APP,当时还仅有“症状自查”与“咨询医生”两大主要功能。并且,当时的“咨询医生”还会限制用户的咨询次数,每天只能问一次。经过三年多的时间,“病患自查”通过累积用户提出的2千万条咨询数据,推出了病患自查的智能搜索引擎。而“咨询医生”已经通过众包机制做到了24小时随时待命的医生咨询服务,用户每天可以不限次数的提问。

    截至今年11月底,春雨医生用户量达到3300万,医生4万名。春雨医生副总裁(春雨医生医疗部门总监)杨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目前与春雨医生签约的医生都是我国公立二甲医院的主治医生。去年4月,春雨医生推出了具有革命性的“空中诊所”服务,让医生在春雨的平台上自己开诊所,空中诊所的费用虽然高一些,但服务更加专业,因此面向的是对咨询服务要求较高的用户。

    杨靖表示,春雨医生对自身的定位是“医院前端的服务体系”,通过提供医生和用户之间便捷的交互通道,帮助用户解决一些身体状况的初步咨询,然后医生提供一些专业性的建议,或者把患者引导到一个合适的医疗体系中去检测治疗。

    在传统概念中,医生都是十分忙碌,会有时间回答手机用户的问题吗?移动互联网使得这一切成了可能,医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回答用户的提问,同时,因为减少了沟通的成本,用户在描述身体状况时可能会不是很全面而精细,医生会引导用户去完善信息。杨靖说:“一般情况下,春雨的医生一天会和用户交流在10次左右,多的则会超过100次。”这就是移动互联网的优势。

    “我们是抱着做互联网的心态在做健康。”杨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春雨医生的定位是“轻问诊”,做用户答疑解惑的好帮手。杨靖说:“很多时候,用户本身并非生病,可能是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疑虑,如果去医院检查也许并没有什么结果。这个时候他最想听到的便是医生给他的解释。春雨就是想做到让需要去医院的人赶紧去医院,让不需要去医院的人不用跑医院。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达到18.6亿元,2013年达到22.1亿元,环比增长率达到20.8%。未来移动医疗市场仍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目前,我国政府也正大力扶持的“智慧医疗”的发展,亦将有效解决目前国内医疗管理系统不完善、医疗成本高、覆盖面低等问题。科技部、卫生部、工信部等相关部委也先后出台了相关具体政策,这将给资本投资市场带来广阔的“钱”景。科技部在《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中将移动医疗定为重点技术发展领域和重点产品开发领域;卫生部在《国家重大专项“区域协同医疗服务示范工程》中把移动医疗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发起并赞助一批医疗示范项目;工信部在《物联网“十二五”规划》中,将智能医疗作为九大重点领域之一,个人医疗监护和远程诊断是发展重点。

    移动医疗对于硬件开发方、软件开发、芯片设计等上下游企业来说都具有广阔的开拓空间。当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互相融合,可穿戴设备和医疗应用可通过更加优质的服务深入人心,移动医疗的未来充满可能性。

投资备忘

    移动医疗行业投资清单

    进入2014年下半年以来,移动医疗领域不断获得资本支持。从今年6月份开始,共有7笔比较大的投资进入该领域。

    6月,PICOOC(缤刻普锐)获得腾讯系腾讯产业共赢基金和京东商城的B轮投资2100万美元;

    7月,华康全景网获得阿里系云峰基金数千万人民币的B轮投资;

    8月,春雨医生完成 5000 万美元的 C 轮融资,此轮投资由中金公司、盾安集团旗下的如山创投和淡马锡旗下的 Pavilion 共同完成,蓝驰创投继 A、B 轮后继续跟投数百万美金;

    9月,九安医疗获得小米科技2500万美元A轮投资,丁香园获得腾讯产业共赢基金7000万美元C轮投资;

    10月,挂号网获得腾讯产业共赢基金c轮1亿美元投资;

    11月,就诊网获得飞马旅旗下飞马基金领投的100万元,并在飞马旅旗下股权众筹网站爱创业募资,共将获得300万元的天使投资。

    根据清科集团旗下私募通数据统计,从2010年至2014年3月份,移动医疗行业共发生投资事件58起,涉及企业33家,披露金额超过1亿美元。报告中收录了移动医疗企业共272家,其中面向个人的移动医疗企业总共有181家,其中2012年以后成立的(包括2012年)有127家,占总比例70.17%;移动医疗企业所发生的投资事件共有58起,其中面向个人的投资事件54起,占总比例93%。从2013年至2014年3月,29起投资事件均投向个人移动医疗。仅2014年1—3月,面向个人投资事件已发生9起。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