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机器人产业
“我曾发誓,要发展民族工业替代国外进口,要让‘中国制造’扬眉吐气,要让中国知识分子赢得尊严!”10月29日,刚做过手术的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喜军,仍然坚持接受记者采访。尽管元气大伤,但邓喜军说起2012年公司上市前发审会答辩陈述时,依然掷地有声,那是他从心底发出的铿锵誓言。
1997年,在著名机器人及自动化专家蔡鹤皋院士等有识之士鼎力支持下,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邓喜军、张玉春、王春钢等科研骨干,联合社会各界26个自然人,共同发起创办了高科技企业——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之后用17年时间成功完成了创新三级跳,从最初跟跑到比肩同台竞技再到遥遥领先的领跑时代。
如今,博实公司拥有高速高精度全自动称重、包装、机器人码垛等众多核心技术,在所从事的应用领域已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具备自主研发、成套生产和配套服务能力的企业,引领着石化、化工后处理智能成套设备发展方向。
从1997年到2014年,博实用短短17年时间,将资产从120万元增值近万倍,用17年自主创新的轨迹书写了科技创富神话,造就众多千万富翁。
跟跑:激发昂扬斗志
1994年,博实还未成立,邓喜军还是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的副所长,未曾想,一次到天津售后服务的难忘经历让他立下以“科技报国”发展民族工业的誓言。
当年,天津联化从国外引进二条机器人码垛生产线,为防止国外设备出现故障造成停工损失,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研发的一条国产线作为备线随时待命。
当时,请来调试设备的外国工人技师一天费用相当于邓喜军半年工资,设备还没调试好就想买机票想一走了之。更有甚者,国外技师在调试时在地面画个大圈,十米之内,中国人不得进入。国外技师的傲慢、无礼强烈刺激了邓喜军。他下定决心:作为中国的知识分子,一定要造出国产高端设备,打破国外技术垄断。1997年9月12日,哈尔滨博实公司应运而生。
1997年10月,博实与大庆石化公司签订了第一份订单——两条聚丙烯全自动包装码垛生产线。为达到最佳操作效果,博实公司额外增加投入,为用户安装了我国石化领域第一条国产机器人码垛生产线。最终,该生产线以效率高、无故障赢得用户信任,竟然将整个车间的旧设备全部换成博实机器人新装备。
当时进口一条聚丙烯全自动包装码垛生产线需要1000多万元,而博实设备仅500多万元。有了博实研制的国产化设备,国外高昂的设备被迫降价。
在开拓上海市场时,邓喜军向上海石化毛遂自荐,希望用博实设备替代故障频出的旧设备,但国产化设备性能不稳定的阴影使上海石化断然拒绝。无奈,邓喜军与其签订了无偿使用,满意再付款,不满意拉回的合同。
依托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雄厚技术储备,这次挺近上海再获成功。博实成功将国外设备替代出局,上海市场向博实敞开了大门。此后,博实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其全自动包装码垛机器人生产线速度从每小时800包,到1200包,再到1600包,速度一步步提升。“现在,作为储备产品,博实已研发出每小时2400包的生产线,真正达到国际领先。” 邓喜军骄傲地告诉在场记者。
比肩:同台竞技完胜
机器人技术得到博实研发团队出色运用,伺服技术、传感技术、通讯技术、视觉系统、触觉系统都被应用到博实成套装备中。其技术优势逐步转化为产品优势,博实告别了跟跑岁月,稳健地步入与国外高手同台竞技阶段。
17年来,博实公司坚守技术领先这一首要战略,现已形成粉粒料全自动包装机器人码垛成套设备等两大系列产品,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多项国内外空白。取得国家授权专利100多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2项。
厚积薄发的博实得到飞跃式发展,一套套智能设备相继推出,并以稳定的使用性能、合理的国产价格、及时的售后服务,将国内石化、化工后处理市场从外国人手中抢夺过来。如今,在这个领域国外技术垄断已彻底消失。
领跑:耐寂寞立潮头
博实公司坚持以自主创新取胜,以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装备成长为国际石化、化工等固体物料后处理智能成套装备行业的龙头企业。其产品不仅覆盖国内,同时还出口欧洲、亚洲、非洲等10余个国家。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潜心钻研的坚守,让博实在2012年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上市后的博实公司如虎添翼,实现了创新价值的持续倍增,逐步实现了自动化成套设备关键设备性能和水平国际一流,设备大系统成套能力世界领先,企业综合实力进入该领域世界三强的目标。“博实一家公司可以同时做十几家企业配套才能完成的大型成套设备,以至于独家竞标。”邓喜军的骄傲充满了底气。
2013年,博实联手哈工大成立了“哈工大博实研究院”,致力于高端技术研发、高端产品设计和高端人才培养,以此保持遥遥领先的领跑优势。
“当初恩师蔡鹤皋院士叮嘱我们:‘知识分子创办高科技企业,要时刻想着振兴民族工业’。”邓喜军表示“我们致力于将博实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型智能成套装备供应商和科技进步引领者,成为中华民族工业走向世界、问鼎潮流的先锋。”